今天是第3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旨在號召全社會共同行動,以疫苗為“盾”,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筑牢全民免疫防線。
近年來,兒童疾病防控正由“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轉變。今年,在國家免疫規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迎來了多項重要調整,涵蓋百日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多種兒童高發病原的防控新策略。
春夏交界之際,也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如何巧用疫苗保護孩子的健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醫師步軍、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副主任醫師吳強松為家長帶來解答。
破解三大常見誤區:百日咳離我們并不遠
今年,我國百白破疫苗接種方案對接種時間進行了調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將此前3月齡、4月齡、5月齡、18月齡各接種1劑次百白破疫苗和6周歲接種1劑次吸附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的免疫程序,調整為2月齡、4月齡、6月齡、18月齡、6周歲各接種1劑次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
“門診時,許多家長對于百日咳似乎并不熟悉,甚至覺得離自己很遠。”步軍說,百日咳發病情況其實被嚴重低估。“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2024年1至6月全國共報告百日咳334,216例,是2023年同期的54倍。”他解釋,這與疫苗保護力到期有關,“我國于2013年完成了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DTaP)對全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DTwP)的替代,但接種疫苗或感染后都不能獲得終生免疫,通過接種疫苗產生的百日咳特異性抗體一般可持續4至12年。這意味著,人群對百日咳普遍易感且一生可多次感染,隨著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免疫的衰減,已逐步積累大量百日咳易感人群。更棘手的是,由于診斷和監測系統存在的限制,可能有高達95%的百日咳感染者未被診斷和報告。”
百日咳病例雖然常見于春夏季,但各地氣候不同,在不加干預的情況下,一名患者平均可以傳染5至17個易感者,通過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傳播。成人(父母為主)是嬰兒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在我國的家庭聚集性發病中,從青少年/成人到嬰幼兒的傳播模式在所有發病中占80%。2022年,我國百日咳報告病例中不滿一歲的嬰兒病例約占三分之一,其中小于等于5月齡的嬰兒超8成;3月齡以下嬰兒百日咳更容易進展為呼吸衰竭、重癥肺炎等嚴重并發癥。
“百日咳是乙類傳染病,但有時可能會被誤認為感冒。”步軍說,在發病早期,患兒常會出現低熱、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但百日咳有特別的癥狀——反復劇烈咳嗽,可持續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痙攣性咳嗽發作時,患者可能產生連續不斷數十聲短促咳嗽,進而深長吸氣,發出特殊的高音調雞鳴樣吸氣回聲。“如果孩子出現類似癥狀,應盡快就醫。”
那么,如何為嬰幼兒筑牢免疫屏障?一項在我國6個不同區域開展的研究對3月齡未接種百白破疫苗嬰兒的百日咳抗體水平進行檢測,發現3月齡嬰幼兒均無保護性百日咳抗體。吳強松介紹,同樣免疫劑次后,五聯誘導產生百日咳相關抗體水平更高、更持久;從18月齡到6歲間隔4年半,仍存在潛在風險窗口,而應用組分純化工藝的疫苗在接種第4劑次后5年內,誘導產生的百日咳類毒素及絲狀血凝素抗體是共純化同類疫苗的2至3倍。“這意味著五聯疫苗具有更多優勢,同時,0.5mL的劑量符合國際最佳實踐的接種劑量,避免高劑量注射為孩子帶來的痛感。”
合胞病毒預防接種可有效降低住院率
除了百日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近年來則逐漸被市民熟識。針對這一同樣是嬰兒重癥感染高發的病毒,創新預防手段——長效單克隆抗體已經在我國獲批使用。在上海、北京、天津、湖北等省市,目前已率先探索創新管理模式,將RSV預防納入更便捷的服務場景中,為嬰兒出生起即構建免疫屏障。
步軍介紹,RSV對于1歲內嬰兒尤其危險,“因為他們的肺部尚未發育成熟,感染后更易出現缺氧、喘息,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部分嬰兒感染后還會出現反復喘息或哮喘,這是肺功能受損的表現,所造成的影響可能長達數年。”數據顯示,高達85%的RSV相關住院嬰兒是健康足月出生,且未合并任何基礎疾病,“因此,所有嬰幼兒都需要預防RSV,如家中有早產兒、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兒,需要更為關注。”
隨著醫療技術發展,以健康人預防用長效單抗為代表的被動免疫制劑可為部分傳染病預防提供干預手段,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瘧疾等。目前,首個針對所有嬰兒的RSV疫苗——尼塞韋單抗注射液已在國內上市,步軍說,以兒中心為例,院內已接種1300余劑,對比同期數據,有效減少了患兒近8成的住院率。
吳強松介紹,尼塞韋單抗適用于即將進入或出生在第一個RSV感染季的1歲以內新生兒和嬰兒預防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多項III期試驗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尼塞韋單抗降低了76%因RSV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就診率;與未干預組相比,降低了83%因RSV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導致的住院率,同時,嬰兒全因下呼吸道感染相關疾病(包括細菌、病毒等)住院率降低58%。
“隨著家長認知的提升,從‘怕副作用’、‘覺得沒必要’,到逐漸接受免疫預防,希望更多兒童能建立有效的防病屏障。”步軍建議,“如果患兒本身有特殊健康狀態,可先前往評估門診確認是否可接種、應何時接種,遵醫囑進行。”
據悉,在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及世界免疫周到來之際,由央廣網特別發起、賽諾菲支持的嬰幼兒呼吸健康科普行動正式啟動。同時,該活動聯合丁香園共同發布《人類幼崽養育清單2025通關版》,內容由47位兒科、疾控、預防接種領域專家共同審閱,聚焦嬰幼兒健康成長關鍵期的科學養育內容。
原標題:《全國預防接種日:家長注意!這些呼吸道疾病預防有變化,預防清單要更新》
欄目主編:顧泳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楊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