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產教融合鑄匠心 德技并修育英才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探索人文素養培育新路徑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廣西首家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該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以下簡稱為“該專業”)聚焦廣西及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秉持“明德 親民 至善”的校訓精神,以“鑄車式三全育人”為引領,構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通過黨建引領、課程革新、校企協同等多維文化浸潤路徑,培養適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的既精技藝又具人文底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探索出人文素養與職業技能融合發展的新范式,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生動樣本。
黨建引領:紅色文化賦能人文素養
以黨建引領賡續紅色文化。該專業整合思政育人、工學結合等要素,與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組建“新能源汽車黨建聯盟”。校企共建黨員工程師工作站5個,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每年4次以上。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選拔10名企業黨員技術骨干擔任校外輔導員。建立校企協同的思政育人評價體系,設置思想素質、職業素養等6個維度考核指標,學生德育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以紅色文化培育愛國情懷。該專業組織優秀企業“紅色工匠”宣講團到校開展技術思政講座5場/年,激勵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每年組織學生去中共廣西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將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和先進事跡融入課堂,厚植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在專業學習中精進技藝,時刻銘記技能報國的使命。
課程革新:工匠精神嵌入專業基因
以工匠精神鑄就專業品質。該專業構建“人文+職業”雙螺旋課程體系。一方面,實施“五育融合”實踐計劃,每年開展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勞動模范、技術能手、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等典型進校園活動5場以上,新能源汽車主題勞動教育30課時、綠色制造美育活動5場,有效地弘揚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
另一方面,總結新能源汽車行業勞模、技能大師成長規律,構建工匠精神培育體系。除了《工業文化》《商務禮儀》等基礎的人文素養課程外,建設企業導師工作室2個,設置匠心傳承課程模塊,將行業歷史、職業道德等內容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培養更多具有扎實專業知識、高尚品德修養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德技雙馨的新時代大國工匠。
校企協同:企業文化浸潤職業素養
以企業文化形塑職業素養。該專業首創“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鍛煉”育人機制,創新“提前對接產業”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提前適應崗位環境。與上汽通用五菱、吉利等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共建產業學院、工程技術中心、產教融合共同體等實體化運作平臺,深化產教融合內涵,企業深度參與教學,將職業精神、質量意識、團隊協作等企業核心文化“浸潤式”融入育人全鏈條,學生在企業真實場景中錘煉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完成從“校園人”向“職業人”的蛻變。
開設專業至今,學生人均獲2本職業資格證書,累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00余名,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實現了教育鏈與產業鏈的深度咬合,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通過人文素養與職業技能的深度融合,筑牢人才可持續發展根基,有效培養“精技術、通人文、善創新”的復合型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用人單位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5%以上。未來,隨著“職教出海”戰略推進,這種“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體系將持續推進“中文+職業技能”發展,為職業教育貢獻力量。(陳怡靜 鄧瑩瑩 黃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