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公司出圈靠把員工當人。
有的公司出圈靠把員工當下等人。
最近,廣東佛山一家商貿公司在網上算是火了,只不過火得不太體面。
4月中旬,一個求職者在招聘軟件上問HR公司單雙休的問題。
打工人關心怎么休息,再正常不過了。
哪知在求職者表示無法接受單休之后,對面的HR瞬間破防,直接開懟。
“你幾斤幾兩,有工作就不錯了還要求雙休?”
而在求職者表示雙休是國家規定,問一問很合理之后。
這個HR更像是吃了槍藥一樣,破口大罵。
“國家規定不是給你這種人的,你一下等人沒有資格?!?/strong>
看得人是目瞪口呆。
知道的對面只是一個小小的HR,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公司的大老板呢。
真是好大的口氣。
事情一發酵,把網友們氣得夠嗆。
大家都是出來混口飯吃的打工人,他是下等人,你是什么東西?
平時自嘲是牛馬就算了,還真是不拿打工人當人看???
果然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這個HR是給資本家打工打出幻覺來了,還是覺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
或許是網上輿情太大,網友都在噴這家公司,很快,這個HR就發了一封道歉信。
他為自己的不恰當言論向大眾道歉。
沒成想,網友們根本不吃這一套。
因為哪怕是在道歉信里,他都在甩鍋,說是因為求職者貶低公司,自己才情緒失控,而對于自己用單休攻擊求職者的前提,卻只字不提。
這不是知道錯了,而是觸及到自身利益了。
果然,沒過多久,這封信和這個公司在招聘平臺上發表的職位被一并刪除。
唯一受傷的,只有那個無緣無故被罵了一通的求職者。
整件事看下來,除了憤怒,更多的是悲哀。
打工人何苦為難打工人?
大家都是靠出賣勞動時間換取報酬的普通人,誰也不比誰高貴。
但總是有這種人,拿著雞毛當令箭。
哪怕手上只有一點點小權力,都能仗著它作威作福,去給別人使絆子。
這個HR自詡不是下等人,但實際上,他也不過是資本機器里的一顆螺絲釘,和這個年輕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一旦掌握那么一點點權利,就要最大范圍去為難別人,去彰顯自己的優越感,這樣的人除了映射自己內心的齷齪和自卑,一無是處。
誰不是為了幾兩碎銀疲于奔命,誰不是扛著生活咬牙硬撐?
都是討生活的人,生活已經夠苦了,又何必相互為難?
曾看過一句話:
等你步入社會后就會發現,為難你的從來都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是那些跟你差不多的普通人。
出于種種原因,他們比你多出了那么一星半點微不足道的權力,但就是這樣的權力,讓他們有了作威作福的資本。
深以為然。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很多時候,欺負底層人民最狠的,也往往是來自底層人民。
福建某小區,一個阿姨推著三輪車進來收廢品。
保安以不讓進三輪車為由,扣下了阿姨的車,甚至還要求必須交罰款,逼得阿姨下跪求饒。
而這個保安不僅一臉冷漠,甚至還心安理得地吃起了飯,看起來極其蠻橫和傲慢。
保安和收廢品阿姨,誰比誰高貴?又何必抓著那一點點權利,去極力踐踏別人的尊嚴?
還有江蘇昆山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給新員工發證件時,一邊喊名字,一邊不屑地將員工的證件扔在地上。
被念到名字的員工,只能趴在地上,從臟兮兮的地面上找到自己的證據,再撿起來,人格受到極大的侮辱。
北京商場的物業,往外賣員坐著休息的臺階潑水;
這些人,他們不敢挑戰真正的權威,只能向下欺壓,通過為難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獲得一種隱秘的快感。
強者抽刀向更強者,而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
“社會底層的人,會經?;ハ鄠?。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遇到比他們更兇的獸時便現羊樣,遇到比他們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p>
越是地位低,越是沒能力的人,就越喜歡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
有一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心理學家找一群普通的大學生扮演獄警和囚犯。
結果發現,那些被賦予“獄警身份”的人,很快就開始濫用自己的權力,甚至對“囚犯”進行言語和行為上的羞辱。
事實證明,一個長期在社會地位中缺乏話語權的人,會特別喜歡運用自己獲得的權力,甚至不惜去傷害別人。
他們知道,自己曾經在社會中是被人踩在腳下的,所以往往會病態地通過貶低別人的方式,把自己的不甘和怒火發泄到別人身上,以獲得一點優越感。
但實際上,他們從中獲得的不是優越感,而是自卑的遮羞布。
以為踩低別人就能登高,殊不知,跪著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站立。
社會學家孫立平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底層淪陷。
意思是,如果你身處底層,就很容易陷入一種互害模式中,大家你踩我我踩你,由于我們把大量的精力用來傷害對方,沒有精力去提升,誰都沒有辦法逃離,最后集體陷入一種淪陷之中。
當眼光只局限在那一畝三分地,有點權利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踩別人,就只能被牢牢地困在底層的土壤中,無法逃離。
上層社會人捧人,中層社會人比人,下層社會人踩人,這是當今社會的生動寫照。
那么,如何脫離這種困境呢?
第一、讓自己變得強大,努力逃離這個環境。
網上曾有一篇爆文,題目叫《我為什么要拼命爬出底層社會》,作者蘇希西描述了農村里你害我、我害你的恐怖場景。
她父母在村子里面養魚,和親戚一起承包了一處魚塘,經過一年的精心飼養,魚苗全部成熟,賣得特別好,縣城里的大飯店簡直供不應求,價格也一漲再漲。
第二年,還有另外的親戚也要求參與,他們又擴大了規模,起早貪黑地干活,等待收獲季到來。
可沒想到,一天凌晨,魚塘里被人投放了大量農藥,魚全被毒死。
最先發現這個情況的爺爺喊了一聲“造孽啊,造孽!”就昏倒在魚塘邊,被診斷為腦中風。
投毒事件,讓他們整個家族元氣大傷。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蘇希西的媽媽發誓,就算拼死,也一定要遠離那個赤貧而又嫉妒叢生的階層。
那時縣城正在招收英語老師,條件是需要有國家承認的大專文憑,她媽媽用了兩年時間,用自考的方式,拿到了這個文憑。
蘇希西說:沒有人知道她媽媽到底有多難,她一邊要服侍躺在床上的爺爺,一邊要照顧她們年幼的兄妹,還一邊要干著繁重的農活,卻用最短的時間,一次性全部通過了自學考試的所有科目。
后來,她媽媽以編制內教師的身份,進了鎮上的初中,他們賣掉了老家的宅基地,搬進學校家屬區,從此真正遠離了那個噩夢不斷的偏僻村莊。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拼命地往更高一點的階層攀爬,自身越強大,受到的冷眼、排擠、欺負就會越少。
底層互害,它是有射程的,當你越來越強大時,不在射程范圍內,他們就沒有辦法傷害你了。
第二,不要互害,要互助。
底層相互迫害,不可能有贏家,最后的結局就是大家跟著一起淪陷,只有學會去互相成就,互相幫助,才能走出這樣的怪圈。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么富人會越富,窮人還是窮人?
一個高贊答案僅僅用8個字進行總結:強者互持,弱者互撕。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彼此欣賞,互相成就;而層次越低的人,越是互相踩踏,互相傷害;
唯有改成互助,才能走出整體淪陷的泥沼。
很多惡人,他們以為自己傷害的只是別人,卻不曾想到有一天別人爬到頭上,也會踩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這樣,人與人之間才不再是仇家,而是相互尊重,相互欣賞,也才會實現共贏。
《菜根譚》里說: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不揪著別人的過錯不放,不想方設法的為難別人,何嘗不是一種善良?
人最高貴之處,不在于地位財富,而在于同理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因為知道每個人都在這風雨飄搖的人間,艱難求生,所以更能心懷悲憫,對別人懷有一分體諒的善意與溫柔。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愿意去為別人撐一把傘,因為自己受過傷,所以愿意去守護別人的脆弱。
PS.碎片化時代,堅持原創不易,你的支持就是繼續創作的動力!
本文編輯:魚魚魚,排版:造夢。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里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