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特朗普并不滿足于僅僅對中國實施高額關稅。美國正在升級策略,試圖拉上更多國家共同“圍堵”中國。
(特朗普計劃升級關稅戰?)
那么,哪個國家或組織最有可能成為特朗普戰略的“棋子”?中方有何應對之策?
首先來看東盟。在中國外貿地圖中,東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系不斷升溫,無論是在經濟合作還是政治對話層面,都在逐步深化。
此次,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施壓,中國顯然早已預見到了潛在挑戰,并迅速展開對東盟的對話交流。通過直接訪問東南亞三國等方式,中國希望鞏固這個重要貿易伙伴的立場,確保東盟不會輕易轉向。
(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鐵路合作)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歐盟、韓國和日本這三個經濟體,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卻也是特朗普策略中最具變數的對象。尤其是歐盟,其內部各國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某些國家或許為了維持自己的經濟增長,未必會對特朗普的“橄欖枝”說不。
再來看看日本和韓國,這兩個依賴美國安全保護的國家,與美國的政治和軍事關系非常密切。當面臨自身經濟利益和中美貿易爭端時,特朗普的關稅策略可能成為促使他們重新審視對華立場的觸發點。
這種情況下,日本和韓國是否會向美國傾斜,對中國采取某種形式的貿易限制,將成為一個值得持續觀察的懸念。
(日本可能徹底傾向美國)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該如何應對?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復雜的國際舞臺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條成熟的戰略思路。
從近期中國商務部的表態和反制措施來看,中方對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手段,脅迫其他國家限制對華經貿合作的行為早有預判,并已采取系統性應對措施。
首先是商務部的警告,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國正以“對等關稅”談判為名,脅迫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貿易,以換取關稅豁免。我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犧牲中方利益與美國達成交易,也絕不會接受這種情況,對等反制措施將是我們會作出的回應。
(商務部作出明確回應)
從歷史經驗來看,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美國多次采取類似策略,如要求墨西哥、加拿大調整對華貿易政策,中方對此類施壓手段已有成熟應對機制。
此外,中方通過國際經貿組織和雙邊外交溝通,已經提前掌握美方談判動向,并預判其可能采取的行動。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為應對美國的施壓策略,中方已采取多維度反制與預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外交與法律反制,中方已就美國加征關稅措施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利用國際規則反擊。對配合美國制裁中國企業的外國公司實施制裁,限制其在華經營。
(世貿組織)
第二,經濟與貿易反制,中方已經宣布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大排量汽車等商品加征關稅。此外,推動“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同時鼓勵企業向東南亞、拉美轉移部分產能。
第三,國際輿論與合作伙伴的爭取。揭露美國“脅迫外交”,通過官方聲明和國際媒體揭露美國施壓他國的行為,爭取國際社會支持。與此同時,強化與歐盟、東盟合作,中方近期與西班牙、德國等歐盟國家加強經貿對話,確保歐洲不跟隨美國對華脫鉤政策。
第四,技術自主與產業升級,針對美國對華芯片限制,中國加大對重點科技企業的扶持力度,減少對西方技術的依賴。
最后一點,也是我們的王牌,進行稀土管制,中國是全球稀土精煉主導者,可通過對美限制出口,反制其高科技及軍工產業。
(從管制稀土對美國進行反制)
總的來看,中方已做好全面應對準備,中方不僅預判到美國的施壓策略,更是已經構建法律、經濟、外交、技術四位一體的反制體系。
未來,若美國執意脅迫他國限制對華貿易,中方可能采取更嚴厲措施,包括擴大制裁清單、強化區域經貿聯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等,以削弱美國單邊制裁的效力。中方的核心立場是,絕不接受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的交易,并將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