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嘉定警方通過及時介入和耐心勸阻,成功避免了兩名居民陷入網絡詐騙陷阱,挽回經濟損失共計15萬余元。兩起案件中,詐騙分子均以線下現金交付為手段,企圖騙取居民的錢款,但最終在民警的“陪伴”下,騙局被戳穿。
4月11日中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反詐專班接到線索,稱嘉定區外岡鎮居民章女士(化名)疑似遭遇網絡詐騙,正攜帶10萬余元現金前往寶山區某廠區附近,準備按照騙子的要求線下交付錢款。接到線索后,民警迅速驅車趕往現場。
到達現場后,民警發現章女士雖然聲稱自己已經知曉是騙局,但行為卻十分反常,堅持要與對方進一步聯絡后再做決定。民警察覺其中必有隱情,于是決定“陪同”章女士一起前往“送錢”,并一路上為其拆解騙子的套路。
章女士向民警透露,她此前在網上找工作時,被一名自稱某企業“人事指導員”的陌生人聯系。對方聲稱章女士成功應聘了一份高薪工作,但需預先支付10萬元培訓費,完成培訓后才能正式入職。起初,章女士對這種“交錢入職”的要求有所懷疑,但對方信誓旦旦地聲稱“可以放心讓警察來查”,最終讓章女士放下了戒備。
然而,當章女士按照騙子的要求來到指定地點,并試圖確認見面交錢的具體位置時,對方卻突然變卦,稱“不能見面”,并指示章女士將裝有現金的紙箱放在偏僻處后離開。這一舉動讓章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在民警的耐心勸解下,章女士徹底醒悟,最終在民警的護送下帶著全部錢款平安返回家中。
4月17日下午,嘉定區居民項女士(化名)也遭遇了類似的詐騙。項女士在網上看到有人招納“刷單員”,在嘗試幾次并有所獲利后,她為了獲取更大收益,按照對方要求從銀行提取了5萬余元現金,并準備交付。然而,對方還提出了“打開手機飛行模式”“不要搭理民警”等不合理要求。項女士在與民警見面后,仍試圖遮掩自己的行為。在民警的耐心勸解下,她最終意識到自己被騙。當她嘗試再次打開“刷單”網站時,發現網站已經無法打開,這才意識到自己險些陷入更大的騙局。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勿輕信網上陌生人的“優厚福利”“高額回報”等花言巧語。尤其是當對方要求通過“寄快遞”“放到指定地點”等方式線下交付現金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同時,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部分被害人抱有僥幸心理,希望通過線下交付找到騙子,但實際上詐騙分子早已做好準備,一旦發現被害人與警方聯系,便不會露面。如果不幸遭遇騙局并遭受損失,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前往公安機關報警求助,以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