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原計劃借助美國超級大國的實力,向所有國家征收關稅,讓它們屈服于自己,讓工業產業“回流”至美國,如此就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未曾想,來自中國的強勢反擊,讓這一切都可能落空。
據悉,中美貿易戰迎來了戲劇性轉折。在美國官員相繼承認“關稅戰不可持續,可能大幅降低對華關稅”的基礎上,特朗普正考慮將對華關稅從之前的145%腰斬至50%—60%,甚至實施更低的關稅。
從現實角度出發,超過20%的關稅對于制造型企業而言,已沒了任何吸引力。因為即便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中國優勢企業再怎么降本增效,短期內也難以將單品的利潤提升至20%。這或許說明了,美國所謂的降低對華關稅的言論,實不過自欺欺人罷了。
值得注意,美媒曾爆料特朗普計劃在上任初期訪華,結果就由于中美貿易戰等原因,致使訪華行程或被取消,而作為對“外事活動損失”的補償,特朗普可能改道中東,于今年5月份赴卡塔爾、沙特、阿聯酋等國進行國事訪問。至于目的嘛,估計還是和“美國優先”息息相關。
簡單講,特朗普可能向上述國家施壓,要求它們購買更多的美國債券,在中國問題上向美國看齊。甚至特朗普會出臺“非關稅”政策,逼迫上述國家朝美國加大投資。總之是哪種方式順手,特朗普就使用哪種,讓世界為自己的無禮行為埋單。
有點跑題了,但是有些事實還須得不斷重申: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或者美國的敵人,如果不能堅守自己的利益,和霸權做堅決斗爭,那么后果定然是會被美國逐個擊破,讓自己成為單極霸權泛濫的犧牲品。
而在應對霸權方面,中國就做的很好,中國反制美國的舉動應被載入各國的教科書當中。比如美國對華商品加征145%關稅,中方就以125%的稅率進行及時回應;美國限制英偉達對華銷售芯片,那么不好意思,美國就不要再使用中國的稀土了。甚至中國持有的近8000億美元的美債,都可成為影響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性變量。
說心里話,美國其實最怕的是有人和自己“對著干”,因為貿易戰也是現代戰爭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各國都堅守原則,不輕易向美國屈服,那么美國為了避免自身卷入消耗戰的漩渦,就會主動做出取舍,再不濟美國會調整關稅政策,讓局面不至于過于難看。
美國的這種“不自信”,已經體現在中美博弈的方方面面。比如美國財長開門見山,稱中美必須互降關稅;特朗普通過發言人,公開呼吁中美進行談判;甚至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明知中國嚴格管控稀土出口,仍希望中方能夠網開一面,讓自己獲得稀土磁體的使用權。
美國是民選制國家,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要論面對危機的處置能力,中國遠勝于美國。這就注定了,貿易戰拖得時間越長,對美國的傷害也就越直接,反觀中國則從危機中看到了機遇,開始力抓“國產替代進口”這條主線,在美國尚未反應過來之前,讓中國產品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將更多中國優勢企業推向海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