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正式發布,這個規范將在不久之后的5月1日開始實施!建設“好房子”的時代估計真的要來了。
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后,市場也經歷了普遍性上漲和普遍性下跌的過程,市場發展也是日趨成熟了。住房需求也由過去以剛需為主逐漸向改善性需求轉變了。
在今年3月9日的記者會上,住建部倪部長表示,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宅層高標準將調整為不低于3米。
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了。這次的規范對建設“好房子”做了較為全面的規定:
- 新建住宅建筑層高不低于3米;
- 4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
- 提高了墻體和樓板隔聲性能;
- 提高了戶門、衛生間門的通行凈寬;
- 提高了陽臺等臨空處欄桿高度;
- 要求公共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到公共空間和電梯轎廂內;
- 要求空調室外機安裝在專用平臺;規定了不同氣候區供暖、空調設施設置要求等。
這個新規范的落地實施,意味著住宅建設標準將迎來大變化,這也可能帶動住房市場的大變天。說實話,這次的新規范相較于之前的《住宅設計規范》還是做了較大的調整,更加注重住宅的使用率、安全性和舒適度。
這次新的《住宅項目規范》的實施,也是在適應房地產市場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畢竟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轉為了供大于求。市場已經由過去的增量市場轉為了存量市場,其發展的模式及特征必然會發生改變。
在房地產的增量市場階段,住宅建設的主要目的還是盡快地滿足快速增長的住房需求。那個時候的住房需求以剛需為主,“有房住”才是第一步。所以那時候的很多房地產相關政策設計也是朝著這個目標來制定的,以促進房企更快的建設出更多的房子。
但進入存量市場階段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目標就會慢慢發生改變,這種思路就行不通。當下,第一步的“有房住”基本上得以實現,而市場逐漸來到了第二步——“住好房”,改善性需求的比例將會大幅度增加,對房子品質的要求也會隨著提高。所以當下的一些房地產政策設計也會隨著發生改變,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