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物種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螞蟻在白堊紀時期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多樣化和擴散的。
在巴西東北部出土的螞蟻化石正在改寫螞蟻進化的故事。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個標本保存在石灰巖中,可以追溯到1.13億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螞蟻化石。
該化石屬于已滅絕的幽冥蟻亞科(Haidomyrmecinae),因其可怕的外表和不尋常的垂直頜而被非正式地稱為“地獄螞蟻”。這些新物種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螞蟻在白堊紀時期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多樣化和擴散的。
作者安德森·勒佩科說:“我們的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螞蟻化石,它代表了螞蟻最早的無可爭議的地質記錄。”
“這一發現特別有趣的是,它屬于已經滅絕的‘地獄螞蟻’,這種螞蟻以奇怪的掠食性適應性而聞名。盡管是古老血統的一部分,但這個物種已經表現出高度專業化的解剖特征,表明獨特的狩獵行為。”
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化石
德森·勒佩科說:“盡管琥珀中有地獄蟻的描述,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巖石化石中看到這種情況。”這只螞蟻被發現包裹在巴西克拉托地層的石灰巖中,這是一個富含化石的地質礦床,以其獨特的保存而聞名。
勒佩科指出:“這一發現突出了對現有藏品進行徹底檢查的重要性,無論是私人收藏還是博物館收藏,都讓人們關注到巴西古生物學和該國未被充分探索的化石昆蟲動物群。”
研究小組利用微型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對化石進行了三維重建,揭示了顯著的解剖特征。與現代螞蟻的下顎左右擺動不同,這種古代地獄蟻的下顎向前突出,頭上有一個角狀的突起,非常適合釘住獵物。
這個化石的特征與在緬甸發現的地獄蟻的顎化石相似,這表明這些螞蟻在白堊紀的分布可能比原先認為的要廣泛得多。
這種特殊的地獄蟻在南美洲的存在使它與歐亞大陸先前定義的螞蟻生物地理學限制發生沖突。這表明早在岡瓦納大陸分裂之前,螞蟻就已經在大陸上擴散了。
對古生物學和進化的啟示
這一發現提供了對新現象的深入了解,即什么進化壓力可能作用于早期螞蟻以發展出如此獨特的掠食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現為現代成像技術的新研究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化石記錄和揭示以前認為遙不可及的標本隱藏的解剖學細節方面。
勒佩科說:“雖然我們期望找到地獄蟻的特征,但我們對它的進食裝置的特征感到震驚。”
“從1.13億年前發現這樣一種解剖學上專門的螞蟻,挑戰了我們關于這些昆蟲進化出復雜適應能力有多快的假設。復雜的形態表明,即使是這些最早的螞蟻也已經進化出了與現代螞蟻截然不同的復雜的捕食策略。”
這項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