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萬物生輝。4月22日,濟源市作家協會特支書記、副主席劉旭升率10余名作家會員,走進五龍口鎮中心學校“五龍躬耕園”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開展“文沁五龍口 筆潤躬耕園”主題采風活動。活動以“勞動美學與文脈傳承”為內核,通過文學創作與勞動實踐的深度交融,展現作家協會與中心校協同育人的創新成果,續寫耕讀文化的嶄新篇章。
五龍躬耕園內,作家協會會員們漫步于“一廊三棚五園六區”的生動勞動教育畫卷,見證四季課程的樸素實踐。從七年級學子躬身翻土的“播種希望季”,到用自產食材烹飪的“幸福采摘季”,勞動閉環的每一環節都浸潤教育匠心。一位作家感嘆:“文心需扎根泥土,筆耕當始于躬行。”
五龍口鎮中心學校以勞動教育為支點,撬動“五育融合”的深度實踐:北官莊小學“跟著節氣學勞動”登上省級媒體頭條;鎮一中《一粒米的前世今生》斬獲省勞動教育案例特等獎;鎮二中入選河南省“五育并舉”實驗校;河頭幼兒園獲評省勞動教育典型案例……這些成果不僅是教育創新的見證,更是五龍口鎮中心學校“耕以養身,讀以明道”理念的生動注腳。采風現場,月季綻放,薔薇飄香,作家們與師生共話課程設計,探討如何讓勞動教育成為傳承文化的實施路徑,他們的身影成為躬耕園永不褪色的風景。
作家們以筆為媒,記錄下桃李爭春的視覺盛宴、平菇生長的生命律動,更記下學子辛勤勞作的專注身影。作家協會會員宗志霞感慨:“采風讓文字浸染泥土的芬芳,讓文學與教育同頻共振。”五龍口鎮中心學校總支書記李雁兵表示,他們將持續深化“勞動+文化”的育人模式,讓耕讀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此次采風活動,既是濟源市作家協會與五龍口鎮中心學校的跨界協作,也是文學與勞動的深情對話。五龍口鎮中心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文沁五龍口 筆潤躬耕園”的主題引領下,書寫勞動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務實答卷。(圖/付衛峰 供稿)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