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消息,駐俄大使近日就中俄關系、中美關系等問題接受“報紙網”書面采訪。他表示,長期以來,個別國家總是千方百計試圖離間、分化、抹黑中俄關系,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我想這首先得益于我們兩國元首的高瞻遠矚和戰略引領。中方領導人多次強調,中俄兩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長遠的。普京總統也明確表示,發展對華關系是俄方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選擇,絕非權宜之計,不受一時一事影響,不受外部因素干擾。
為什么在2025年的今天,中國要如此密集向世界傳遞中俄關系的堅定信號?這是外交語言上的再確認,更是一場戰略層面的主動宣示。從莫斯科到北京,從克里姆林宮到中南海,一場沒有硝煙的地緣博弈早已悄然展開。特朗普的“掀桌外交”,試圖將俄羅斯拉入美國的懷抱,結果卻發現——那扇門早已關上。顯然,“交易式外交”的舊戲再演,普京卻不再買賬。
特朗普(資料圖)
這位資深外交官重申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八個字,與三個月前我國外長在莫斯科闡述的中俄關系三大特質形成完整閉環。當外界還在猜測中俄合作是否存在變量時,兩國決策層用持續且統一的表述劃出了清晰邊界。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對俄政策調整呈現出明顯策略性。通過向烏克蘭釋放"加入北約不現實"的信號,到主動提出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地的控制權,這些動作發生在美俄能源合作談判窗口期并非巧合。國務卿魯比奧那句"減少俄對華依賴"的表態,實際上揭示了華盛頓的真實意圖——試圖在能源貿易這個關鍵領域打開突破口。
美方認為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卻完全忽視了俄羅斯的核心訴求。普京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俄烏沖突的根本目的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美國提議讓北約直接進駐烏克蘭,這無異于公開打普京的臉。俄羅斯拒絕這一提議并不意外,而一旦遭拒,美國立刻表現出"惱羞成怒"的態度。隨后,美國總統簽署行政令,迅速延長了對俄制裁政令,將先前談好的資產解凍和制裁松綁計劃全部擱置。特朗普威脅,如果俄羅斯阻撓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努力,他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25%至50%的次級關稅。
日前,俄副外長魯登科公開表示,隨著特朗普打響關稅戰,美國對中國石油出口,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腰斬。而對此,俄羅斯已經準備好向中國,盡可能地供應更多石油,以滿足中國的需求。中國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給多少。很顯然,俄羅斯這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力挺中國。不光如此,其實在前幾天,中國和俄羅斯已經進行了會談,當時俄羅斯就表明了態度,“中國在與美國的全球貿易中占據主導作用”。言外之意,俄羅斯看好中國。
普京可不是一時沖動就決定站隊的。中俄之間,政治理念挺一致的,經濟上也能互相幫忙。俄羅斯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兩方一合作就特別順暢。而且在拜登當政的時候,美國對中俄都施加了不少壓力,逼得兩國不得不越走越近。普京心里清楚得很,要是跟中國站一邊,在國際舞臺上俄羅斯才更有發言權。這種長遠的戰略眼光,可不是隨便就能培養出來的。特朗普當時想讓普京離中國遠點,結果普京根本就沒理會這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