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級的雙胞胎回家,高興跟我分享:“下周開完家長會,我們就會春游了!”
我想起前幾次春游、秋游研學的場景。
第一學期,學校沒有開展研學。
第二學期,孩子說好朋友去過,沒地方需要花錢,我就傻傻地只給孩子帶了10元零用錢。兩個小家伙還機靈,孩子就找愛心家長借了錢,買了飲用水、冰淇淋。
第三學期,告訴孩子:秋游回家,剩余的零用錢全歸你們自己所有。結果兩個孩子為了把錢省回家,秋游時沒買1分錢東西。
小學生參加研學,究竟還要不要額外給點零用錢?給多少合適?孩子怎么花要不要提前干涉?帶的零用錢不夠,是不是可以找老師、家長借?
研學你們給孩子帶多少零用錢,歡迎評論區討論。我們這篇也來聊一聊這個小學生也不得不面對的財商問題。
研學活動中,班主任幫學生追回娛樂消費,對不對?
去年秋游前,班主任給孩子們定了規矩:每個人最多只能帶50元零花錢,而且不準向隨行家長借錢。
我心里暗暗點贊,老師這樣要求就杜絕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允許向同去的家長借錢,不讓隨去的家長為難。
秋游回家后,孩子說的另一件事,讓我對班主任更是另眼相看。
我家雙胞胎都把自己帶去的50元,為了存下買玩具,原封不動帶回了家。但不少孩子在游樂場玩了射箭游戲,20元一盤,射一回得一個氣球錘子。
結果班主任發現后,找到射箭的老板,把班上每個玩了射箭游戲的孩子的20元錢都退了。孩子得的氣球錘子也退給老板了。有個孩子玩了兩回,付款了40元,得了2個氣球錘子。班主任讓孩子退回1個錘子,老板退給他20元。
班主任這操作真是又颯又勇,可能心疼家長賺錢不容易,確實相當好心。
可家長都已經把錢給孩子了,如何消費支出,是不是應該是家長要提前跟孩子交代的事,而不需要班主任事后干預呢?
這一幕讓我陷入思考:50元零花錢看似小事,卻折射出孩子對金錢的認知匱乏。
他們不會想研學費用包含的項目沒玩夠,還要玩其他付費項目“值不值得”;
自己的零用錢花在娛樂上,還夠不夠錢買飲用水,怎么解決“錢不夠用”;
更不懂“錢從何來”。
許多家長和我一樣,既希望孩子享受童年,又擔心他們養成揮霍的習慣——但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財商教育:比“省錢”更重要的能力
我們這一代父母,大多在“匱乏”與“溺愛”的夾縫中長大:小時候被教育“錢要省著花”,成年后卻跌入“月光”、“負債”的陷阱。如今面對孩子,既不敢放任,又怕過度控制。
但真正的矛盾點在于:我們從未系統學過如何與金錢共處,又如何教會孩子?
直到讀到日本理財專家橫山光昭的《10歲開始學投資理財》,我才豁然開朗。
這位養育六個孩子的“超級爸爸”,用親身經歷證明:財商不是“摳門”,而是讓孩子從小理解金錢的流動規律,學會規劃、儲蓄、投資,甚至承擔風險。
書中提到,10歲是孩子區分“需要”和“想要”的關鍵期。比如秋游的50元,若孩子能提前規劃 “射箭20元=少買4包零食”,或許就能避免沖動消費。
書中更顛覆了我的認知:零花錢不是“獎勵”,而是“財務實驗”。橫山建議孩子學會給使用過的零花錢記賬,并進行家庭經濟三分法,判斷這筆開銷是“消費”、“浪費”,還是“投資”,讓孩子自覺思考自己的零花錢花得“值不值”。
比如我家雙胞胎現在每周會領到一定數額的零花錢,他們需自己決定買玩具、存錢買樂高,或捐給需要幫助的人。一次弟弟想買昂貴的奧特曼卡片,哥哥提醒:“這個月存錢目標還沒完成哦!”——你看,財商教育的效果,遠超嘮叨和說教。
三步實操:從零花錢到“人生規劃”
第一,用生活場景“激活”金錢觀。
書里強調:財商教育不是講道理,而是“做中學”。比如帶孩子去超市時,對比價格標簽;家庭旅行時,讓孩子參與預算制定。我嘗試讓雙胞胎管理一周菜金,結果他們主動放棄進口水果,選了性價比更高的本地產品——因為“省下的錢可以多買一盒冰淇淋”。
第二,從儲蓄罐到“家庭董事會”。
橫山提出“家庭經濟三分法”:消費、浪費、投資。我們每月開一次“家庭財務會”,公開水電費、房貸等開支。孩子驚訝地發現:“原來空調開一天要花20塊錢!”如今他們會離開書桌就主動關臺燈,甚至提議“暑假少去游樂場,攢錢露營”。這種參與感,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第三,允許失敗,培養“風險意識”。
書中金句讓我印象深刻:“理財的失敗要趁早”。去年兒子用全部積蓄買了“會發光”的球鞋,結果穿一周就脫膠。他哭著說“再也不亂買了”,我卻暗自欣慰——這200元的教訓,比未來2萬元的網貸陷阱劃算得多。
右右媽媽說:給孩子一把“財富自由的鑰匙”
財商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小富翁”,而是讓孩子擁有選擇權:當他成年后面對消費誘惑、投資陷阱時,能理性判斷;當他需要平衡夢想與現實時,能從容規劃。
就像橫山在書中所說:“金錢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工具之一,一個人的消費方式,可以反映出其本人的特點。你希望孩子有一種什么狀態,又希望孩子看到自己的哪種狀態?在金錢教育里,永遠沒有獨一無二的正解。”
作為雙胞胎媽媽,我深知育兒之路的焦慮。但與其糾結“50元該怎么花”,不如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讀這本“人生規劃書”。
畢竟,我們給不了孩子一生的財富,卻能教他們創造財富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