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妄圖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歐盟方面回應表示,美歐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盡管出現了最新事態發展,但歐盟對華政策仍將“保持不變”,歐盟不會對華脫鉤。報道稱,當天被問及相關問題時,歐盟委員會副發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表示,歐盟與美國的談判和與中國的關系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波德斯塔稱:“我們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這是雙方之間的談判,雙方正討論如何才能雙贏。”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這就是在向中國表誠心,意思是在與美國的談判中,不會出賣中國。現在特朗普的策略很明確,試圖通過談判,讓其他各國孤立中國,歐盟雖然還堅持去風險化,但實際上是軟話硬說,試圖告訴中國,和美國談判的時候,只談歐美之間的問題,不會涉及中國。實際上,在特朗普上臺之后,對歐盟一直不客氣,在很多問題上,都對歐盟十分嚴厲,這讓歐洲人逐漸放棄了對美國的幻想,起碼在特朗普的這個任期里,不會對美國有太大的期待。
要知道自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全球高舉關稅大棒,歐盟也未能幸免。特朗普于本月初宣布了所謂“對等關稅”,對歐盟稅率為20%。之后迫于內外壓力,特朗普暫停了關稅90天,但仍舊保留10%的基準稅率,此外,歐盟還面臨美國25%的鋼鐵、鋁和汽車關稅。歐盟也就此事加緊與美國展開談判,但時至今日,未取得明顯進展。據報道,歐盟正在擬定提案,計劃對部分輸美商品實施出口限制,作為對特朗普挑起大規模貿易戰的潛在報復手段。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發言人稱,中方尊重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其與美方的經貿分歧。中方認為,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應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期密集訪問馬來西亞、新西蘭,簽署關鍵礦產和數字合作協議,實質是構建"非美供應鏈安全網" 。其提出的"清潔工業新政"中1000億歐元脫碳基金,更需要中國在光伏、鋰電池等綠色技術上的協同。據悉,中國穩居歐盟最大進口來源國(5162億歐元),而美國對歐出口與中國差距已縮小至200億歐元量級。德國78%的工業企業明確表示將維持或擴大在華投資,這種產業鏈深度耦合遠非政治口號所能割裂。
“特朗普以為他是這場經濟戰爭的主導者,但主動權始終掌握在中國手里。”《大西洋月刊》指出,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內挑起的貿易摩擦,讓中方意識到必須“未雨綢繆”,時刻做好應對經濟對抗準備。“中國已經為這場戰斗做好準備”,多年來中國在能源、農業和半導體生產等行業加大投資力度,并擴大內需、尋找其它國際市場等手段,全面減少對美國進口的依賴。放眼全球,只有中國真正有實力跟美國一戰,而中國對美報復性措施也是最強硬的。
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評價:“特朗普在用19世紀手段解決21世紀問題。”當美國沉迷關稅戰時,中歐正悄然布局未來——從芯片自主到本幣結算,一場改寫全球經濟規則的暗戰已然打響。特朗普的“孤立中國”劇本,終究是場無人捧場的獨角戲。歐盟的抉擇揭示了一個真相:在全球化撕裂的時代,沒有國家愿為霸權幻想犧牲真金白銀。而當美國沉迷于關稅數字游戲時,中歐的務實合作,或許正在書寫新的世界秩序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