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白皮書
(2022-2024年)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
2025年4月
目 錄
一、積極履行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職能
(一)知識產權刑事檢察工作
(二)知識產權民事檢察工作
(三)知識產權行政檢察工作
(四)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保護,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二)依法加強著作權司法保護,服務保障文化強國建設
(三)強化涉企知識產權保護,守護創新主體合法權益
(四)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五)依法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六)數字檢察賦能知識產權檢察工作
三、積極融入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一)深化部門協同配合,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二)堅持積極主動作為,主動參與社會治理
(三)持續加強檢察宣傳,培育社會創新文化
四、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
(一)加強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統籌
(二)完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機制
(三)強化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建設
五、湖北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事例
(一)2022年湖北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事例
(二)2023年湖北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事例
(三)2024年湖北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事例
結 語
前 言
2021年8月,為適應知識產權保護新形勢新要求,按照最高檢要求,湖北省檢察院組建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統籌檢察職能,專門從事知識產權檢察工作。三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的要求,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不斷強化專業化辦案組織建設,同時在全省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綜合履職,強化綜合保護;堅持高質效辦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協同保護,優化協作配合機制,強化協同保護力度,整合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資源,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深化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合作,共同推進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促進社會治理能力水平提升。
2024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應勇檢察長到武漢市江岸區檢察院調研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對我省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知岸檢行”工作品牌給予肯定,并指出,要深刻認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不斷深化檢察綜合履職機制,加大對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產權和創新主體的司法保護力度,更加有效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年2月召開的全省檢察長會議上,王守安檢察長要求全省檢察機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服務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依法審慎辦理涉科技創新案件,加強對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持續開展知識產權檢察專項活動,繼續對地理標志湖北品牌開展特色保護,護航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湖北省檢察院正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服務支點建設 保護科技創新”專項行動,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進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深入發展。
一、積極履行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職能
2022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持續做優刑事檢察,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樹牢精準監督理念,提升民事、行政檢察監督質效;有序拓展知識產權公益訴訟,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一)知識產權刑事檢察工作
2022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47件1056人,受理審查起訴736件1950人。經審查,批準逮捕349件711人,不批準逮捕118件366人;起訴458件1138人,不起訴105件271人。
1.犯罪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2022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分別為98件229人、168件391人、181件436人,2024年同比分別上升7.74%、11.51%;受理審查起訴分別為198件491人、275件737人、263件722人;起訴人數分別為239人、389人、510人,2024年同比上升31.11%。總體來看,近年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檢察機關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2.案件類型不斷豐富
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以侵犯商標權類犯罪為主,侵犯著作權類犯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數量增加明顯。2022至2024年,共起訴假冒注冊商標罪206件458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94件245人,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16件42人,侵犯著作權罪59件160人,侵犯商業秘密罪12件22人。侵犯商標類犯罪案件數和人數分別占比68.99%和65.49%。
3.案件地域分布較為集中
從地區分布看,武漢等經濟發達地區辦理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數量較多,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呈現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性。2024年,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人數較多的地區是:武漢、襄陽、荊州、十堰、黃石、黃岡,六地市合占71.88%。
4.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力度持續增強
2022年至2024年,共開展立案監督113件158人,分別為22件28人、42件53人、59件77人。全省檢察機關積極落實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推動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糾正漏捕分別為13人、21人、4人;糾正移送起訴遺漏罪行分別為4人,6人,6人;糾正遺漏同案犯分別為6人、30人、17人。
5.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效落實
2022至2024年,審查起訴階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分別為106件233人、149件319人、175件438人。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分別為185人、262人、341人,法院采納確定刑量刑建議138人、251人、312人,采納率分別為74.5%、95.8%、91.5%。
(二)知識產權民事檢察工作
2022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檢察案件184件。其中,受理知識產權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60件,提請抗訴41件,提出抗訴44件,法院裁定再審44件; 受理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案件14件,提出檢察建議11件,法院采納檢察建議11件,采納率100%;受理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案件10件,提出檢察建議9件,法院采納檢察建議9件,采納率100%。
1.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力度加大
2022至2024年,受理知識產權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分別為3件、8件、149件。2024年,提請抗訴41件,提出抗訴44件。
2.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持續推進
2023至2024年,受理知識產權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案件分別為3件、11件。針對民事審判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2件、9件,法院分別采納2件、9件,采納率分別為100%、100%。
3.民事執行活動監督質效提升
2024年,受理知識產權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案件10件,提出檢察建議9件,法院采納9件,采納率為100%。
4.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數量增加
檢察機關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工作,依法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降低維權成本,提高維權效率。2023至2024年,檢察機關起訴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權利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分別為9件、21件,2024年同比上升130%。
(三)知識產權行政檢察工作
2023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知識產權行政檢察案件8件。其中,受理行政審判活動監督案件1件;受理行政執行活動監督案件2件;受理行政非訴執行活動監督案件5件。
全省檢察機關落實最高檢《關于推進行刑雙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的意見》等要求,強化行刑反向銜接,對于決定不起訴的刑事案件,認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提出檢察意見,移送行政主管機關處理。2023至2024年,不起訴后反向移送行政處罰分別為29件、28件;衍生刑事類案件立案監督分別為38件、49件。
(四)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2023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受理知識產權領域公益訴訟線索分別為41件、42件,立案數分別為39件、41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立案數分別為10件、9件,行政公益訴訟立案數分別為29件、32件。從地域分布看,受理案件線索較多的地市有恩施、荊州、黃石、漢江、鄂州,五地合占45%。
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省檢察機關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在法治上著力,聚焦重點和新興領域,依法履行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保護,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1.注重搭建平臺,完善創新保護機制。全省檢察機關圍繞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2022年,湖北省檢察院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服務保障湖北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在激勵保障科技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要功能。2024年,武漢檢察機關聚焦服務保障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制定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16條措施,鄂州檢察機關制定了《關于保護知識產權服務科技創新的十條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強化對科技創新領域執法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通過加強監督辦案、健全制度機制、培育特色品牌、深化社會治理等方式激活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服務區域性創新高地建設。
2.加大辦案力度,強化核心技術保護。全省檢察機關聚焦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積極參與“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2022至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侵犯商業秘密犯罪22人。武漢檢察機關辦理的豆某等人侵犯商業秘密案,引導公安機關全面提取和固定案件關鍵電子證據,邀請技術調查官參與研判和庭審,最后確定銷售金額4300余萬元。針對權利人發展中存在的保密漏洞提供專業建議,聯合當地工商聯組織2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召開專題座談會,促進行業治理,該案被寫入最高檢發布的《2023年刑事檢察工作白皮書》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荊州檢察機關辦理的王某侵犯商業秘密案,引導公安機關從被告人使用的信息與被害人的商業秘密是否實質相同、是否具有掌握被害人商業秘密的條件、有無取得商業秘密的合法來源、權利人損失數額等方面,夯實證據體系,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精細化水平。咸寧檢察機關辦理蔡某等人侵犯商業秘密案時通過實地走訪,聽取權利人訴求,引導公安機關全面搜查扣押含有商業秘密信息載體,并要求訴訟參與人對公安機關的初查工作嚴格保密,防止“二次泄密”,保證了案件偵查工作有序開展。鄂州檢察機關辦理的莊某某侵犯商業秘密案,引導偵查取證,準確認定莊某某在離職前未經許可且無正當理由、超越權限下載權利人的涉密技術信息并帶離公司準備拷貝下載,屬于竊取商業秘密。宜昌、荊門檢察機關在辦理侵犯商業秘密案中,積極促成被告人賠償權利人損失2000余萬元,切實保障權利人權利,減輕訴累。
(二)依法加強著作權司法保護,服務保障文化強國建設
全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檢察職能,著力加強文化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針對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市場熱度高、作品類型新的重點領域,特別是電子圖書、電影電視劇、網絡游戲等數字作品和文創產品、網絡題庫等新型作品,持續加強犯罪懲治和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支持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繁榮發展。
1.加大對盜版侵權的打擊力度。全省檢察機關辦理網絡盜版案件,主要有電子圖書、盜版教輔、影視劇等,荊州檢察機關辦理的著作權案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辦理的某培訓機構編印銷售侵權鋼琴教材案,及時向著作權權利人告知權利義務,為挽回權利人經濟損失、消除不良影響提供維權幫助。積極爭取當地黨委宣傳部門的支持,聯合出版、公安、郵政、市場監管、文化執法等部門建立荊州市寄遞渠道“掃黃打非”聯防聯查工作機制,將行政執法機關辦理檢察建議情況納入黨委宣傳思想文化考核工作,多措并舉提升保護效果。黃石檢察機關辦理的某科技公司、劉某等八人侵犯著作權案,檢察機關參與公安機關偵查實驗全過程,對近2萬部涉案影視劇作品逐一篩查,最終確定侵權影片達2200余部,經釋法說理,共退出全部違法所得1200萬元,重點打擊利用新技術實施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切實維護文化市場秩序。鄂州檢察機關辦理的鄒某等六人侵犯著作權案,針對權利歸屬、行為人主觀故意等核心問題提出補充偵查建議,夯實證據基礎。隨州檢察機關辦理的戚某侵犯著作權案,戚某網絡銷售盜版中小學教科書2萬冊,及時向權利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告知權利義務,被告人與權利人達成賠償協議。
2.依法辦理侵犯網絡游戲著作權犯罪。漢江檢察機關辦理的任某侵犯網絡游戲著作權案,在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后,及時向版權局制發檢察意見書要求對任某進行行政處罰,該案被評為中國網絡文藝版權保護典型案例。襄陽檢察機關在辦理曹某某侵犯著作權案時,明確“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技術措施”系侵權的認定路徑,以游戲外掛的運行模式、功能定位、造成影響等要素精準界定行為性質,并在審查起訴環節引導公安機關及時補充涉案游戲軟件著作權保護證書等證據,為同類案件辦理提供“技術定性+證據補強”的示范模式。十堰檢察機關在辦理某游戲私服侵犯著作權案中,邀請市場管理部門、文旅執法部門、公安機關、法院、軟件產業專業技術人員舉辦知識產權案例同堂研討會,就游戲私服類侵犯著作權案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研討,對證據標準、法律適用達成一致意見,提升辦案質效,繁榮文化產業。孝感檢察機關辦理的張某侵犯著作權案,積極協助權利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切實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
3.加大對涉及著作權惡意訴訟的監督力度。常態化開展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監督,依法監督“借維權之名、行侵權之實”,湖北省院、武漢檢察機關共立辦某文化傳媒公司惡意訴訟案件84件。鄂州檢察機關積極開展針對信息網絡傳播權批量維權的線索研判分析。
(三)強化涉企知識產權保護,守護創新主體合法權益
1.高質效辦好涉企案件,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全省檢察機關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嚴厲懲治侵犯企業知識產權犯罪行為,依法平等保護各方利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十堰檢察機關在辦理某電氣公司、龍某等人假冒注冊商標案的過程中,及時引導公安機關開展補充偵查,依法追加起訴,與公安機關、法院形成合力,有效挽回被害單位損失,督促龍某等人向權利人賠償300余萬元,并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發檢察建議,促進企業守法經營。襄陽檢察機關在辦理王某侵犯著作權案時開展自行補充偵查,針對未隨案移送扣押款物的問題提出糾正意見,保障企業權利人的優先受賠償權利,促使王某與權利人達成賠償諒解協議,以扣押款項優先彌補損失。
2.建立健全檢企聯絡機制,護航企業創新發展。全省檢察機關著力強化依法履職,聚焦影響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健全“點對點”溝通聯絡機制,建立涉企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更好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門等地檢察機關探索在科創園區、工業園區、自貿區等知識產權密集型地區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聯系點等服務機制,拓展監督線索來源,延伸檢察服務觸角,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檢察服務。黃岡檢察機關協同法院、工商聯共建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知識產權司法服務站,成功入選全國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案例。荊州檢察機關依托設立于白云邊酒業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站”,充分了解企業訴求,探索建立保障企業在逮捕、起訴、公開聽證、行刑銜接、追贓挽損等環節的工作規程;聯合相關部門建立了“定期定向聯系、提供法律服務”的綜合保護機制,加強地方特色品牌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3.緊密對接權利主體司法保護需求,提供精準法治服務。各地檢察機關均到多家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調研、座談會商、宣講培訓,當面了解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查找當前制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對策思路,將調研成果轉化融入知識產權檢察工作中,不斷細化檢察服務舉措,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宜昌檢察機關辦理王某等人侵犯安琪酵母注冊商標系列案時,注重引導公安機關擴線深挖,與公安機關聯合開展專項行動,查獲假冒安琪酵母的生產窩點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涉案金額370余萬元,推動全鏈條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在辦案中發現某電商平臺上售賣假安琪酵母粉的店鋪多達300余家、網絡鏈接達2800多個,會同公安機關、安琪公司與電商平臺公司座談磋商,就優化平臺治理能力、建設健康平臺生態等方面進行了充分協商。荊門檢察機關積極參加知識產權入園惠企活動,與相關職能部門、企業代表、高校代表開展同堂培訓,開展對企業上門宣傳活動,發放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宣傳手冊300余冊,聽取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見和需求。十堰檢察機關不斷強化汽車支柱產業保護力度,開展保護“東風”知識產權活動,從嚴打擊侵犯東風商標犯罪行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四)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湖北省檢察院指導各地檢察機關聚焦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充分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多種監督手段,依法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武漢檢察機關在辦理“甜玉米”地理標志公益訴訟案中,創新公益訴訟“檢察建議+行業治理”保護模式,向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新局制發檢察建議被全部采納并整改。恩施檢察機關聚焦當地地域特色的“一紅一綠”地理標志保護,開展地理標志商標專項檢察監督工作。荊州檢察機關“聯企服務”“示范引領”“公益訴訟”助力地方特色農產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入選最高檢、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案例”。黃岡檢察機關依法加強“蘄艾”“木子店老米酒”地理標志的檢察保護,打造“致知栗行”品牌。十堰檢察機關與法院、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簽署《關于加強十堰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推進十堰地區“漢江櫻桃”“鄖西馬頭羊”“房縣黃酒”等地理標志產品協同保護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的線索研判、案情通報、案件會商、移送等制度。
(五)依法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2022年7月,最高檢印發《全國檢察機關開展依法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實施方案》,湖北省檢察院精心組織部署,扎實推進專項工作。落實“一案四查”監督理念,辦案中強化惡意訴訟線索挖掘,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權利濫用、虛假訴訟、批量維權等行為,積極參與對惡意搶注、囤積商標等突出問題的共同治理。湖北檢察機關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常態化開展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監督,立辦某文化傳媒公司惡意訴訟案件84件。
(六)數字檢察賦能知識產權檢察工作
針對工作中面臨的線索發現難、信息不暢通、數據比對任務重等突出問題,全省檢察機關積極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實現批量監督、精準監督,提升法律監督質效。黃石檢察機關辦理周某文、肖某豪侵犯著作權案時,充分發揮“兩法銜接”平臺信息共享優勢,通過及時監督移送案件,全程跟蹤督促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形成打擊知識產權犯罪的強大合力。十堰檢察機關搭建侵犯汽車產權法律監督模型,推送線索24條,并監督成案件3件。鄂州檢察機關通過企業授權網絡平臺銷售名單與拼多多等平臺低價銷售店鋪等數據進行對比碰撞,發現了8條涉及銷售侵犯某公司商標的線索,經研判,公安機關抓獲徐某等制假團伙。咸寧檢察機關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知識產權民事執行監督案件線索。
三、積極融入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全省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 (2021-2035年)》要求,不斷調整優化協作配合機制,深入開展協同保護實踐,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加強知識產權檢察宣傳與交流,共同培育社會創新文化。
(一)深化部門協同配合,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全省檢察機關對內加強各部門之間和跨地域檢察協作,通過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協作配合機制,及時交流工作情況和案件信息,實現一體履職。對外加強與法院、公安、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版權管理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及時通報工作部署和進展情況,建立工作機制,形成打擊合力。
1.加強協同合作,提升保護質效。全省檢察機關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配合,2022年5月,湖北省檢察院與省知識產權局會簽《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框架協議》;與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文旅廳、省知識產權局、省版權局等5部門聯合會簽《關于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重點針對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普遍性、趨勢性問題加強研究,會商提出對策,通過會議紀要、共簽文件、共建機制、共同出臺指導意見、開展同堂培訓等多種方式,共同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襄陽、孝感、十堰、鄂州等地檢察機關與知識產權部門會簽了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文件;與公安、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文化旅游部門、版權管理部門聯合會簽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實施辦法》,明確了行政執法機關與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各項機制,通過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協同治理機制、雙向移送機制等形成工作合力,構建常態化協作平臺,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質效。
2.加強區域協作,促進協同發展。湖北省檢察院始終注重加強省際間交流合作,2023年11月10日,鄂湘贛三省檢察機關服務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第五次工作聯席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建設”為主題,共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大計,聯合簽署了協作意見,就加快構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共同體、聚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領域突出問題推動更深層次的檢務協作形成共識。“襄十隨神”“宜荊荊恩”等地檢察機關構建知識產權跨區域協作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一體化保護,推進構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跨區域協同發展格局。
(二)堅持積極主動作為,主動參與社會治理
全省檢察機關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理念,在依法履職辦案的同時,促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針對檢察監督履職過程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社會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通過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加強風險監管,引導企業建立防范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與法院、行政機關、行業協會等單位溝通協作,積極做好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矛盾實質性化解工作,持續做實檢察為民。黃石檢察機關辦理段某平、段某強、顧某蘭假冒注冊商標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時,深入分析同類案件,找出包裝收購、供銷鏈條、行業檢測、行政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會同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會談磋商,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促進整個行業依法依規經營、預防違法犯罪。隨州檢察機關在辦理魏某等六人涉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的過程中,發現本案生產銷售偽劣白酒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遂由刑檢部門和公益訴訟部門組成辦案組辦理該案,履行出席法庭指控犯罪和訴請各被告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均得到法院判決。
(三)持續加強檢察宣傳,培育社會創新文化
全省檢察機關不斷適應新時代媒體傳播要求,充分運用電視、報刊、網絡“兩微一端”等多媒體平臺,創新宣傳方式,突出宣傳亮點,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構筑檢察宣傳矩陣,宣傳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效果,營造尊重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事例,培塑知識產權檢察品牌,擴大知識產權檢察影響力。2023年4月20日,湖北省檢察院召開首次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10起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典型案事例,涵蓋刑事檢察案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公益訴訟檢察案件等范圍,體現了湖北省檢察機關的綜合履職作用,展現出知識檢察工作中的探索與創新。2024年4月29日,湖北省檢察院以“加強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知識產權典型案事例12件。武漢、荊州、黃岡、恩施等地檢察機關介紹當地保護科技創新,服務文化強國,特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情況。各地檢察機關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配合新聞發布會、檢察開放日、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強輿論宣傳。武漢檢察機關制作的《小羅說知產》系列節目,十堰檢察機關制作知識產權保護微視頻《“東風”不可借》《守護“雙飛燕”》,全方位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黃岡檢察機關制作知識產權保護微電影《似水“苕”華》,通過“故事化敘事+法律知識滲透”的形式,以“小人物見證大保護”為主線,展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對個人、企業及社會的深遠影響。荊門檢察機關結合該院辦理的案件制作知識產權原創漫畫《揭開私服游戲面具下的秘密》,以私服游戲為切入點,通過漫畫、互動小游戲靈活生動的開展知識產權普法宣傳。
四、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
全省檢察機關聚焦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建設,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強化人才隊伍培養,綜合履職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一)加強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統籌
為順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要,統籌加強全省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湖北省檢察院黨組先后6次專門聽取情況并審議相關工作部署。2021年8月,湖北省檢察院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著力加強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2022年開始,分兩批次推進在武漢、襄陽、宜昌等多個市級檢察院及其轄區內部分基層檢察院開展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工作,要求試點檢察院整合知識產權檢察職能,組建內部綜合辦案組織,專門從事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通過專業化辦案組織建設,配備知識產權檢察人才,推進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現代化,推動各市級院和重點基層院加強專業化辦案組織建設,優化人才力量配置,夯實履職基礎。截至目前,全省檢察機關建立專門辦案團隊共計484人。
(二)完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機制
2023年,湖北省檢察院出臺《關于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的工作指引(試行)》,從工作機制、司法辦案、協同保護等方面,指導全省檢察機關綜合履行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職能。知識產權檢察實行綜合履職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積極落實“一案四查”機制,進一步完善技術調查官、專業人員兼任檢察官助理等專業技術人員輔助辦案機制,充分運用“智庫”資源提升履職辦案質效。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
全省檢察機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兼具特色與實效的履制機制。襄陽檢察機關與當地消費者協會簽訂了《關于建立知識產權類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工作機制》,就建立線索共享移送、辦案溝通協作、日常聯絡、聯席會議等方面形成機制。武漢檢察機關“知岸檢行”團隊打造“雁行工作法”,構建起“捕訴監防服”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模式。孝感檢察機關努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探索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和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協作等機制,黃岡檢察機關構建“1+N”協同保護新機制,搭建“一站一點”檢企新平臺,依法嚴懲侵犯蘄艾地理標產品知識產權犯罪,并堅持“治罪”與“治理”一體推進,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助力企業堵漏建制。
(三)強化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建設
近年來,湖北省檢察院通過建立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加強交流研討、夯實業務培訓、強化案例指導等方式,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能力水平。2023、2024年度分別組織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培訓班,邀請來自最高檢及其他省份的知識產權檢察實務專家及知名高校專家學者授課。編發《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情況》7期,交流各地經驗做法,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水平。建立全省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2022年11月,確定全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首批成員39人,充分發揮業務骨干在案件辦理、業務交流、實務調研、理論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檢校合作,2023年11月13日,湖北省檢察院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了“知識產權檢察理論與實踐基地”簽約和揭牌儀式。雙方建立學術交流機制、人才共育機制、合作研究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定期會商機制,整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資源與全省檢察機關的辦案實踐,培養和鍛煉高水平復合型知識產權檢察人才,推動湖北知識產權檢察不斷取得新的成效。武漢市檢察院、荊門市東寶區檢察院均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成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理論與實務研究基地”,十堰市張灣區檢察院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成立十堰“知識產權檢察理論與實務研究基地”。湖北省檢察院打造以案例分析、工作研究為一體的“檢說知產”檢察工作品牌,先后以“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檢察履職中知識產權疑難問題研討”“商業秘密保護-科技創新類知識產權保護熱點問題”等為主題開展5期專題活動,邀請院校專家、外省市業務骨干共同交流,在融合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基礎上,為檢察人員專業能力蓄能,引領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開展。
2022至2024年,湖北省6名檢察人員入選全國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共有2個集體被評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先進集體”3名檢察人員被評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先進個人”,獲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表彰。20個集體獲評“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先進集體”、40名檢察人員獲評“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先進個人”,獲省級四部門聯合表彰。加強以案釋法和案例指導,先后圍繞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等主題發布典型案事例22件。1件案件被寫入《2023年全國知識產權白皮書》,5件案例入選“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2件案例獲評中國網絡文藝版權保護典型案例。15個基層檢察院知識產權綜合履職改革試點工作,被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五、湖北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事例(略)
結 語
2025年,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僅有10年,“十四五”規劃迎來收官、“十五五”規劃正待謀篇,值此國家發展藍圖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湖北省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不動搖,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深度融入國家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深入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意見》,高質效辦好每一個知識產權案件,聚焦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服務文化強國建設,聚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深化推進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提升知識產權檢察辦案質效,完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機制,深化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常態化開展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2054期
來源|鄂檢在線
責任編輯|王云飛 黃嬌
編輯|余靜
點“推薦”給我一個小心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