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
是游客向往的康養勝地
是助農直播的“新舞臺”
是農耕文化的體驗園
更是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的新模式
論一處高顏值的庭院有多少“角色”
在肇慶廣寧縣南街街道賽洞村
一座由舊校舍改造而成的民宿
——京溪小院
正以“美麗庭院+經濟”的創新模式
成為鄉村振興的亮眼樣板
今天不妨來當個“文藝青年”
一起去探民宿、放個假啦
推開古色的木門,雅致的院落里,飄起韻味十足的粵語老歌,空氣中漫散著現磨咖啡的醇香。三兩好友圍坐,品咖啡、話家常……這樣的愜意生活,正是許多都市人向往的“理想棲居”。
來自北京的劉先生,已有多年旅居經歷。經朋友推薦,不遠千里來到廣寧,小院里清新幽靜的環境、秀麗旖旎的風光、淳樸好客的民風、特色可口的地道美食,無一不讓他心動。
于是,今年3月,劉先生帶著70歲+的父親,一同搬進了這所“春天式”的美麗院落,開啟了“有山有水、有詩有歌、種菜養花”的悠閑生活。如今,這座獨立花園式居所已成為他和家人享受田園生活的“第二家園”。
小院住戶 劉先生
當地空氣很好,環境很優美。周圍有山有水,比較適合養老,有很多美食,像粽子、竹筍、云吞等,云吞很好吃。我是以年租方式租住的,住得喜歡了,還會再考慮續租住3年、5年。
京溪小院,是南街街道對閑置資源的巧妙盤活。曾經的舊校舍,經過精心改造,搖身一變成為溫馨的民宿。無論何時踏入小院,撲面而來的是清新自然的氣息,四周綠樹環繞,繁花似錦,仿佛置身于一幅優美的田園畫卷之中。
房間內,布置溫馨舒適,設施一應俱全,既能讓游客感受到家的溫暖,又能體驗到鄉村的質樸風情。無論是想要放松身心的都市白領,還是渴望頤養天年的老人,京溪小院都無疑是旅游康養的絕佳選擇。
以驚喜為點綴,以熱愛為落腳點,京溪小院用“顏值”賺來“流量”,“圈粉”不少,成為京溪村的一張“旅游名片”。
在這里,游客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紛擾,享受那份寧靜與愜意。清晨,在鳥兒的歡唱中醒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傍晚,漫步在鄉間小道,欣賞絢麗的晚霞。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廣寧特色云吞,皮薄爽脆,喜歡的家人們趕緊下單!”在京溪小院的涼亭下,助農直播團隊支起手機,熱情十足的主播正全力推介當地農產品。
除了旅游康養,京溪小院近年來還積極順應時代潮流,搭建起鄉村助農直播間。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手工制作的傳統美食等,通過直播的形式,被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以京溪小院的美麗環境、充滿農耕氛圍的場景為依托,直播帶貨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不僅收獲了眾多網友關注,更讓“藏在深閨”的廣寧特產走向全國,真正實現了“美麗庭院”與“助農增收”的雙贏。
除了康養民宿和助農直播,京溪小院還打造了農耕文化體驗園。游客可以參與插秧、采摘、制作竹編等農事活動,體驗最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
這種沉浸式的農耕體驗,不僅讓游客樂在其中,讓農耕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也為村民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近年來,京溪小院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契機,打造出一個多功能、多元化的活動空間,通過策劃親子活動、徒步路線和挖藕摸螺、制作竹筒飯、砍甘蔗等一系列農間體驗活動,為游客打造出集休閑、度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約1.5萬人次。
京溪小院的成功實踐,正是廣寧探索“美麗庭院+經濟”模式的生動縮影。通過“民宿+康養+直播+農耕”的多業態融合,不僅留住了鄉愁,更激活了鄉村發展的新動能。
南街街道黨工委委員、婦聯主席 黃瑞群
南街街道婦聯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積極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因地制宜打造“美麗庭院”,以“小美”庭院扮靚“大美”鄉村,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特色化的“美麗庭院+經濟”發展模式,讓閑置資源“變現”,推動“庭院美”向“經濟美”轉化。
未來,廣寧將繼續推廣這一模式,讓更多“美麗庭院”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吸引更多游客、創客、投資者走進鄉村,共同繪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絢麗畫卷!
來源:廣寧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