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意揮舞關稅大棒,在結束長達一年的調查后,決定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制造商征收高額關稅。此前,多家在美國經營的制造商指責中國公司通過東南亞國家,向美國市場“大量投放不公平廉價商品”。報道稱,去年韓國韓華Qcells、美國First Solar、瑞士梅耶博格等七家在美國經營的太陽能制造商提交請愿書,呼吁拜登政府出手,保護他們在美國太陽能行業的數十億美元投資。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此前聲稱,他認為一個月內中美就能達成協議。當時,不少人認為特朗普作出這番表態,說明他準備向中國“求和”了。然而,特朗普如果真的想要讓步,他就不會在發起關稅戰后,還宣布對中國運營和建造的船只征收港口停靠費。近日,美軍還與菲律賓舉行了聯合軍演。而在前一天,菲軍艦更是侵闖中國黃巖島領海,竭盡全力想要挑起事端。從這些情況看,特朗普提到的一個月期限,更像是對中國發出的“最后通牒”。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不久前,特朗普剛剛對數十個國家進行威逼利誘,要求其配合自己一起針對打壓中方,限制和中方的貿易往來,不許買“中國貨”,若是這樣做的話,就能夠獲得美方的關稅豁免。顯然特朗普此舉就是想要以此向中方施加更大壓力,逼迫中方主動打電話給自己,對自己妥協讓步,從而實現特朗普此前夸下的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內中美達成“協議”的海口。但令特朗普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番威逼利誘卻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效果,世界各國對此紛紛表示沉默。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貿易管理局宣布,根據去年啟動一項調查,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的多家太陽能企業從中國政府獲得補貼,“符合”跨國補貼的認定,并認為相關企業有在美國市場“傾銷”的行為。所以決定對這四國的太陽能制造商加征關稅。其中馬來西亞被加征34.4%,泰國被加征375.2%,越南被加征395.5%。柬埔寨被加征的關稅最為夸張,高達3521%,相當于相關產品原本價格的35倍!
對此,由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扎夫爾和第二財政部長率領的代表團即將前往美國,展開“高風險的”關稅談判。此次會晤預計會很艱難,馬來西亞代表團或將被當面施壓“選邊站”,在貿易領域孤立中國。但分析人士表示,鑒于馬來西亞和東盟其他國家對中國依賴程度很高,他們不太可能接受美國“對華脫鉤”的要求。有學者表示:“如果他們這么做,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商務部記者會上,中方首次對這些國家作出了警告,發言人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各國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與美國達成交易,否則的話中國將堅決地采取對等的反制措施。以犧牲他國利益與美國達成協議無異于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中方的發言可謂一語中的,所謂的規則、協議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換取了一時的所謂“關稅豁免”,誰也不能保證這份“豁免能夠”持續多久。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不管從市場穩定性還是與國際經貿合作伙伴的關系上看,中方都有能力同美方周旋下去,直到美方停止這場關稅鬧劇。對于這場關稅戰,中方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談,敞開大門;打,奉陪到底。中方希望美方明白,中國從未關上談判的大門,始終堅持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解決分歧,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如果美方執意將施壓、威脅、訛詐進行到底,中方也將采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