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主擇業或者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是在經歷一次“從頭再來”。大家都知道,退役離開部隊,就意味著開啟一段全新的歷程。
不過,這里所說的“從頭再來”,原則上主要針對職業軍人。像義務兵服役兩年,嚴格來講不算“從頭再來”,畢竟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18歲入伍,20歲退伍,然后重新開啟人生旅程。但從士官階段開始,哪怕只當了五年、八年,實際上都算是“從頭再來”。
我想說的是,選擇轉業安置,其實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從頭再來”,這只是職業的轉換。以前在部隊作為職業軍人,轉業安置到地方單位后,不過是換了個崗位,依舊屬于一種職業。
然而,選擇自主擇業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情況就不同了,他們相當于放棄了原有的職業,要自己重新選擇一個新職業。自主擇業,雖然有退役金作為保底,讓他們有較為從容的選擇機會,但顯然還是需要重新去做事。
大家也能發現,符合自主擇業和逐月領取退役金條件的戰友,年齡大多集中在40到4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意味著什么呢?上有老下有小,他們不可能無所事事。父母年事已高,孩子尚未成年,幾乎沒人會選擇躺平。
即便有人看似“躺平”,可能也是為了全身心投入培養孩子,比如我有個戰友,選擇自主擇業后,就專注把孩子培養成大學生、研究生,還助力孩子考上公務員。這其實也是一種個人選擇,是人生的又一次起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生活、改變家庭。
所以說,選擇自主擇業或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迎來的是人生的再一次開始,是職業的重新起航。當然,選擇復員退伍的戰友更是如此,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不過這類戰友相對較少。一般在符合轉業、逐月領取退役金或自主擇業條件的情況下,多數人會在這幾種方式中進行選擇,真正選擇完全買斷的還是占少數。
不管怎么說,我接觸過許多自主擇業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他們依舊像在部隊時一樣努力打拼。不少人堅持考證提升自己,還有很多人在創業、打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他們堅信,人生需要努力奮斗,部隊的經歷已然成為過去,地方的生活仍在繼續。那么即便到了退休階段,他們也憑借自身的付出和努力,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
現在我們也能看到,一些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為了讓退休后的養老金更豐厚一些,還在努力工作,解決個人社保問題。我覺得,他們的努力有目共睹,無論何時,從頭再來都是對的,選擇躺平都不是明智之舉。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具體政策和信息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