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21日表示,他將在未來3天公布有關俄烏沖突的和平計劃。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該計劃內容可能包括派遣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以執行擬議的停火協議,以及在“事實上”承認克里米亞為俄領土。“我會在接下來的3天向你們披露全部細節。”特朗普對記者表示,“我們已在涉及烏克蘭、俄羅斯的問題上進行了很好的會談……拭目以待吧。”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22日證實,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將缺席23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烏克蘭危機會談,改由美國政府烏克蘭事務特使基思·凱洛格參加。外媒說,暫不清楚美方高級外交官的缺席是否意味著美國政府降低了對這次會談的期望。與此同時,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計劃再次訪問俄羅斯。23日的烏克蘭危機會談將照常舉行,烏克蘭與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代表將討論俄烏全面或部分停火事宜。
在圣彼得堡會談后,威斯科夫起草了和平計劃,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參與了框架制定。其中對俄羅斯有利的內容包括:美國正式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事實上承認俄羅斯對盧甘斯克大部分地區及頓涅茨克、赫爾松、扎波羅熱被占部分的控制;承諾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但可加入歐盟);自2014年以來對俄實施的制裁將被取消;與美國加強能源和工業領域的經濟合作。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7日在法國巴黎與烏克蘭、法國、英國、德國官員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磋商。他18日離開法國時向媒體表示,關于烏克蘭問題的談判不能一直停滯不前,如果短期內看不到俄羅斯和烏克蘭達成一致的信號,美方不會繼續撮合。他說:“如果可行,我們就參與;如果不可行,我們還有其他需要關注的重點。”特朗普18日也表示,如果圍繞烏克蘭問題的談判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明確進展,美國將不再參與斡旋。
克里姆林宮(資料圖)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團隊面臨兩難抉擇:繼續投入政治資本進行可能徒勞的調解,還是及時止損轉向其他外交重點。布魯金斯學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菲奧娜·希爾認為:"這不僅是外交挫折,更是對'美國優先'理念的考驗。"俄烏前線的最新戰報顯示,雙方在頓巴斯地區的交火仍在持續。哈爾科夫郊區的一位農戶指著自家被炸毀的谷倉說:"政客們的時鐘走得比我們快,但炮彈落下的速度更快。"這句樸素的抱怨,或許道破了國際調解的本質困境。
國際輿論場掀起熱議。外媒評論稱:"美國當年煽風點火,如今卻想當滅火英雄?俄烏沖突的每個彈坑都在嘲笑這種虛偽。"三年前正是美歐聯手對俄制裁,點燃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如今特朗普想用"和平使者"人設翻身,卻因缺乏誠意和籌碼,在國際社會淪為笑柄。
隨著俄烏沖突進入第四個年頭,這場"美國式施壓"鬧劇的結局愈發清晰:當所有籌碼都已打光,白宮的威脅不過是困獸之斗。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美國此舉或許是在向烏克蘭施壓,試圖以和平協議為籌碼,推動礦產協議的達成。畢竟,烏克蘭豐富的稀土礦產資源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然而,這種將政治與經濟利益掛鉤的做法,無疑給俄烏和平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若礦產協議無法在短期內簽署,美國是否真的會放棄和平協議斡旋,仍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表態已經對俄烏雙方的心理產生了影響,可能會使雙方在談判桌上更加謹慎和強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