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在山西太行山腳下的一座古廟旁,竟埋著一塊日本“忠魂碑”?它不是祭英靈的紀念物,而是一塊沉甸甸的罪證,揭開了南京大屠殺中“大野部隊”的滔天惡行。
幾年前,我在山西晉城澤州縣周村,東岳廟邊上的戲臺地基里,工人們挖出一塊近2米高、0.8米寬的石碑。正面刻著“忠魂碑”三字,背面詳細列出115名日軍士兵的姓名和軍銜,落款時間是1940年10月18日,署名竟然是:“大野部隊”
當時圍觀的老鄉說得直接:“這碑和日本鬼子脫不了干系!”而我越查史料,越覺得后背發涼。
大野部隊:南京城破的“急先鋒”
歷史翻回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鐵蹄踏入古都,大屠殺隨之開始。
大野部隊,正是第一批攻入中山門的部隊,由日軍第16師團指揮,原駐扎于日本大阪,曾參加淞滬會戰,隨后調往南京。他們不是普通士兵,而是一群殺紅了眼的“屠夫先鋒”。
日本老兵東史郎在日記中記載,一名叫大野軍曹的士兵,幾乎成了暴行代名詞:
- “抓住中國百姓,用軍刀削腿肉直至見骨,還笑著拍照;將人塞進麻袋,澆汽油點火活活燒死;或綁上手榴彈扔進河里,看炸開水花當成娛樂?!?/li>
最駭人聽聞的是那場所謂的“百人斬比賽”。幾個日軍軍官輪番砍殺戰俘,把人頭數當“戰果”,甚至還登上了《東京日日新聞》頭版
東史郎在日記中這樣控訴:“這不是戰爭,是屠殺,是瘋狂。
南京山水,成為人間煉獄
大野部隊在南京的暴行,是“三光政策”的集中體現——殺光、燒光、搶光。
他們在玄武湖邊組織活埋;在紫金山下開槍掃射;在揚州制造萬福橋大屠殺等十多起慘案。每一處詩意江南的風景,轉瞬成了血腥修羅場。
東史郎提到,日軍甚至不分性別年齡,對婦女實施集體強奸,對兒童殘忍殺害。這些行徑,遠遠超出了戰斗的范疇,是對整個人類道德的踐踏。
忠魂碑不是紀念碑,而是警鐘
那么,大野部隊為何在千里之外的晉城留下“忠魂碑”?
查閱史料后得知,大野部隊在1938年撤出南京后,轉戰華北戰場,極有可能途經晉城周村一帶。1940年,他們在東岳廟立碑,紀念陣亡將士。碑文中所謂的“忠魂”,其實是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劊子手
這塊碑,并非褒揚之物,而是鐵證如山的歷史殘片
我曾站在碑前,聽老鄉講述親人被抓去當苦工、村里婦女為避辱逃進山林,有去無回。太行山雖然高,卻擋不住侵略者的屠刀;碑雖小,卻承載著無數家庭的血淚史。
銘記,是對抗遺忘最好的方式
1938年1月22日,因國際社會壓力,日本政府下令大野部隊撤離南京。他們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美軍重創,終歸灰飛煙滅。
但中國人的傷口,并未隨時間愈合。
每到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我總會想起那塊碑、那碗路邊的刀削面、那群還在講述的老人。他們的講述,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提醒后人:和平來之不易,忘記意味著背叛。
山河雖壯,和平最重
南京的屠殺,晉城的碑石,東史郎的日記,每一樣都是歷史的鐵證。它們提醒我們:
- 不是所有的碑都是用來紀念的,有些碑,是在控訴。
今天我們重述這段往事,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傳承清醒。哪怕時隔近百年,我們仍需問一句:
如果今天戰爭來臨,我們是否準備好守護家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