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他計劃在5月大幅減少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專注于特斯拉。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可能下個月他分配給政府效率部的時間就會大幅減少。特斯拉公布第一季度凈利潤為4.09億美元,與去年相比下降71%。特斯拉股價收于每股238美元,較年初下跌近37%。美媒分析稱凈利潤大幅下跌的原因是該公司難以克服海外競爭壓力,以及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帶來的聲譽沖擊。
與此同時,在本季財報中,特斯拉對業績前景的展望傳遞出明顯的審慎態度。特斯拉表示,公司難以精準衡量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化對汽車和能源供應鏈、特斯拉的成本結構以及耐用消費品和相關服務的需求所帶來的影響。“盡管我們正在進行審慎的投資,來為我們的電動車和能源業務增長奠定基礎,但今年的增長速度仍將取決于多項因素,包括自動駕駛業務的加速程度、工廠的產能爬坡速度以及更廣泛的宏觀經濟環境。
馬斯克(資料圖)
美國政府的新一輪關稅政策,正讓馬斯克自食其果。特朗普4月起對進口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加征關稅,馬斯克作為特朗普顧問,卻未能為特斯拉爭取任何實質豁免。盡管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生產,但核心零部件大量依賴海外進口,關稅政策直接抬高成本。在財報中,特斯拉罕見承認“貿易政策變化”“政治情緒變化”對公司需求和供應鏈構成“重大影響”。或許,這一輪暴跌只是開始。特斯拉還有沒有奇跡?馬斯克還能不能再創造下一個時代?
此外,馬斯克再執著的堅持下去,只會引發更多的負面反饋。這從美國歐洲一系列的針對特斯拉的行動就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人把對于特朗普的不滿,發泄到馬斯克身上,然后他們去燒毀特斯拉汽車和特斯拉的充電站,甚至呼吁抵制馬斯克的產品。這對于一個商人來說,影響是很致命的,特斯拉的股價在最近幾個月也是一路下跌。對馬斯克來說,他做到現在這一步,就已經是時候說再見了。他可以專注于他的產品研發,科技突破,但最好不要介入政治太深。
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其實這種“消費懲罰”,一旦形成連鎖效應,品牌危機可能遠比財報更兇險。馬斯克曾說過:“我不在乎政治,我在乎的是人類的未來。”而如今他站在了最具爭議的政治人物一側,他的“人設”正在崩塌。現在馬斯克面臨著兩個選擇:要么退回“工程師的中立角色”,要么承擔繼續“政治化”的全部風險。而特斯拉,則必須在“全球化品牌”與“美國政治代理人”之間,做出選擇。因為消費者,不再是只看參數的理性買家,他們開始選擇:我要不要為你的立場買單。
據報道,特朗普被問及馬斯克任期即將結束一事時,先是稱贊了馬斯克,稱馬斯克有一家大公司要管理,遲早要回去的。這話相當于給了馬斯克一個臺階下,暗示馬斯克若堅持要走,自己不會阻攔。但緊接著,特朗普話鋒一轉,聲稱自己會盡可能地讓馬斯克多留一段時間。他還強調,自己認為馬斯克在公共領域受到“太糟糕”的對待。不難看出特朗普一邊為馬斯克說好話,一邊替馬斯克出頭,批評當前美國輿論界反對馬斯克的呼聲,他著實很想讓馬斯克留下。
馬斯克(資料圖)
總而言之,特朗普發布的政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的公司,尤其對方的關稅措施,正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馬斯克越是配合,遭到的非議就越多。要知道,特朗普的任期也就四年,馬斯克的底氣依舊是自己的公司,如果顧此失彼,對他來說肯定是個不小的打擊,未來也更容易遭到報復。現在,馬斯克想要消除不利消息,對自己的影響,但事實上,只會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如果他最終沒有留任,“回旋鏢”可就打到自己身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