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幾內亞的薄霧還未散盡,大片紅土地已被熱浪籠罩。伴著穆斯林齋月的開始,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幾內亞西芒杜項目部屬地工人們按照傳統,日出前匆忙咽下最后一勺“蘇胡爾”(封齋飯),日落后圍坐分食“伊夫塔爾”(開齋飯)。油炸糖面丸、蜂蜜米飯等高熱量食物是維系他們整日勞作的能量源泉,而大米和白糖,則是家家戶戶餐桌上最珍貴的“金疙瘩”。
然而,齋月期間物資緊缺,不少家庭都買不到足量的“金疙瘩”。項目部外的村莊里,屬地工人馬馬迪摸著見底的米袋,不禁眉頭緊鎖:“今年糖價漲得厲害,家里10個孩子怕是吃不上甜米糕了。”這樣的嘆息,在工友間悄悄蔓延。
“齋月是堅守,也是考驗。”另一旁的辦公室里,外協主管郭譽盯著采購清單上的數字:首批42.5噸大米、4噸白糖,指尖不自覺地敲著桌面。早前,項目部和業主單位達成共識:今年齋月要為全體900余名屬地員工送上這份特殊的關懷。可齋月期間緊缺的供應,讓采買工作舉步維艱。
郭譽和后勤主管雪麗決定專程到首都“撒網式”集采。在塵土飛揚的街巷里,皮卡車的空調早已罷工,兩人的襯衫漸漸被汗水浸透。
“這家供應商只剩3噸白糖!”“那家的大米全是去年的陳糧!”三天多的時間里,兩人跑遍半個城市,終于在城郊一家商超尋得轉機。“庫存只有20噸新米,湊齊至少要等小半個月……”商超老板搖著頭。雪麗趕忙用翻譯軟件打字:“我們時間緊迫!請您盡可能調集庫存!”
就在最后一袋大米裝上卡車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運輸車發動機爆缸了!”電話那頭司機焦急地喊到。西芒杜地處荒僻,道路坑洼不平,臨時找車隊難度堪比登天。雪麗拽上翻譯錢坤,馬不停蹄地四處尋找運輸隊伍。一家、兩家……“現在運貨?運費得翻倍!”“我們只有五輛車,不夠裝!”直至深夜,一支常年跑礦區的華商車隊才被說動。車隊領班迪亞洛笑道:“你們這樣用心對待我的同胞,貨我一定送到!”
經過連夜跋涉,車隊如長龍般駛入項目部。馬馬迪和工友們圍上來,見到袋子上嶄新的“sucre blanc(白糖)”標簽,瞬間手舞足蹈起來。幾位老工人捧著白糖的手微微發顫——往年他們得徒步20多公里搶購,如今這份禮物卻送到了自己家門口。
夜幕降臨,郭譽的手機提示音不斷響起,一看都是工人們發來的信息。像素模糊的圖片里,新發的大米混著白糖、椰奶熬成了濃稠的椰奶甜粥。員工與家人歡聚一堂,孩子們舔著糖漬,咯咯直笑。“這是我見過最暖心的開齋節禮物!”司機西蒙用法文寫道,“往后只要有用車需求,我絕不掉鏈子!”
這份心意迅速傳遍了整個港區。漸漸地,其他兄弟單位的營地里也飄起了香甜的氣息——他們也開始為工人們發放白糖和糧食。“中國企業不僅帶來了技術,更傳遞了尊重。”業主代表在會議上感嘆。
齋月結束那日,參與物資發放的中國同事站在營地高坡上,望向屬地員工家中升起的縷縷炊煙。或許,真誠的關懷,本就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紐帶。(李志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