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 月 1 日小米 CEO 雷軍在「3.29SU7 高速車禍」事件中拋出那句「很多問題此刻還沒辦法回答」后,這位曾以「Are you OK」風靡網絡的科技大佬,在輿論場驟然失聲。
但麻煩事就像一個開關,啟動后就會突
然冒出一堆。近日,小米被曝要求員工日均工時不低于11.5 小時,平均 12 小時仍被約談,不夠的寫反思,排名靠后的勸退。
要么卷,要么滾。小米的KPI 是油門,工時就像當初那輛 SU7 上失靈的剎車。更雞賊的是,小米員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領導口頭要求加班,不留痕跡,既規避法律風險,又讓員工自證「奮斗」,只為讓超長工時變得「合理」,逃避相應的責任監管。
不知道這一新聞曝光后,雷軍會不會再發一條微博,談談類似現象和小米的企業價值觀是否相符?
2023 年 9 月 25 日,小米創辦人 / 董事長兼 CEO,金山軟件董事長雷軍發微博稱,小米在今天上午舉辦的核心干部大會上,公布了新十年的奮斗目標和科技戰略,并發布了小米價值觀的八條詮釋。
在小米價值觀的「新八條」詮釋中,第一條是「和用戶交朋友」,包括「真誠對待用戶,才能贏得信任;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更關注用戶,而非競爭對手。」
小米員工顯然不算「朋友」。朋友不會逼朋友日均干12 小時,朋友不會讓朋友寫檢討反思「為什么不夠卷」。
對用戶好,對員工狠,本質上還是對人的異化。前者是「價值產出單元」,后者則是「成本消耗項」。把人變成數字,工時、排名、績效,全是冷冰冰的指標,唯獨沒有「人」的位置。老板們嘴上喊著「科技改變生活」,實際干的卻是「算法榨干生命」。
小米的新「10 年目標」,是「成為全球新一代的硬核科技引領者」。可惜「硬核」的不是技術,而是工時。一家年營收近四千億的企業,當它連兩百多年前康德「人即目的」那飽含人性光輝的倫理準則都無法身體力行,所謂偉大與引領,不過是空中樓閣般的囈語。
1785 年,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首次提出「人即目的」,將人類從啟蒙時代工具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彼時法國大革命的硝煙尚未散盡,這位普魯士哲學家以理性之光劃破黑暗:「永遠將你人格中的人性,以及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同時用作目的,而絕不僅用作手段。」
這道劃時代的倫理宣言,將人類從神權與王權的雙重壓迫中托舉到道德宇宙的中心,宣告了人的尊嚴不可量化、不可交易、不可替代的絕對性。
他將人性拆解為三個維度:動物性(生存本能)、人性(理性設定目的的能力)、人格性(敬重道德法則的能力),顛覆了傳統倫理學將人簡化為欲望載體的認知,確立了「人是理性設定目的者」的尊嚴內核。
在康德眼里:每個理性存在者既是立法者又是守法者,既享有不被工具化的絕對權利,又承擔尊重他人主體性的絕對義務。
時光長河奔涌不息,自康德播下「人即目的」的倫理火種,那些鐫刻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勞動者權益保障里程碑,無不是對「人即目的」的回響。
19 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狂飆突進,企業對工人往往以 12 小時以上的超長工時肆意壓榨,直至《十小時工作法》在工人血淚抗爭中落地,宣告勞動者不再是被隨意驅使的勞役工具,而是值得被尊重勞動時長的獨立個體。
19 世紀中葉,美國工人在「八小時運動全國委員會」帶領下,為八小時工作制殊死抗爭,雖法律初現卻歷經半個多世紀博弈方得廣泛落實。
1936 年法國《三月法令》在工人運動怒潮中誕生,40 小時工作制與帶薪休假讓勞動者掙脫生存枷鎖,重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從12 小時工作到 8 小時工作,從單休到雙休,康德「人即目的」的倫理光輝,通過一系列制度變革,構成了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產出之一。
然而,兩百年后的今天,「反內卷」的2025 年,小米員工被強制工時 12 小時、猿輔導員工被曝猝死、35 歲程序員長期熬夜腦干出血,悲劇發生、繼續、循環。
康德的思想之所以刺痛21 世紀的牛馬,正是因為它揭露了一個不愿承認的真相:在技術進步的表象下,一群國內的頂尖企業家,親手拆除了康德苦心搭建的「人即目的」護欄,讓社會退縮回「人即手段」的叢林狀態。
資本永不眠,但你的命只有一條。雷軍等企業家作為商業版圖的重要塑造者,手握資源與話語權,更應直面這道難題:如何在企業逐利的天性中注入人文關懷的基因?如何讓企業從「壓榨型」向「賦能型」轉變,讓勞動者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份工作的溫度?
能否解題,多久解題,關系到個體尊嚴的重量,也關乎企業存續的根基與社會進程的命脈。
作者簡介
當你關注財經和時事熱點時,我愿與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