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幾內亞,旱季熱風裹挾著紅土顆粒,撲打在中國港灣承建,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負責施工的幾內亞力拓翻車機房項目的施工現場警示牌上,把“安全第一”四個字磨得發亮。安全員寧天寶瞇著眼望向基坑,安全帽檐下的汗水滴落在安全日志上,洇濕了剛標注的隱患點。
“我現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天寶介紹道,西芒杜礦區作為世界級鐵礦,配套項目國際化程度極高。然而,初到非洲的中國帶班們,面對國外業主自成一體的安全管理規范卻常常不知所措。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也如置身迷宮一般。
天寶決定打破這一局面,他主動找到業主方安全專家,邀請對方參與項目早班會,自己則化身“翻譯官”,開啟了現場“安全課堂”:“穿好長袖,防止蚊蟲叮咬,避免感染瘧疾”“在大門外與村莊交接路口,安排一名旗手指揮交通”“降水井蓋,可以用鋼筋篦子制作”…… 這些通俗易懂的指令,讓各班組吃下了 “定心丸”,迅速開展整改工作。
看到現場的反應速度,業主專家贊不絕口:“把規范標準變成了人人都能聽懂的‘故事’”。天寶微笑著回應:“提供專業安全服務,本就該貼心。”
漸漸地,天寶成了業主和帶班的溝通“橋梁”,他本人也進一步深入學習了業主的安全理念。為了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傳授出去,他決定為各班組提供全方位的風險辨識培訓服務。
培訓現場,天寶把三十公斤的配重塊吊到離地十厘米,突然剪斷模擬破損的繩索。轟然墜地的悶響中,新來的年輕工人尤素福下意識護住頭。“要是真吊著鋼梁呢?”天寶語重心長地說道,舉起那個斷裂的鎖扣,燈光下裂紋如蜈蚣般刺眼。“這類高空作業,一旦操作不當,極易造成人員墜落、物體打擊等事故。”
在后續的吊裝作業專項培訓里,天寶既是耐心的“服務員”,也是“固執”的“推銷員”。他堅決要求班組全員參與,不許請假。“既然開展安全培訓服務,就一定要做到位,一個人都不能落下!” 在他的堅持下,對應班組實現了安全培訓全覆蓋,大家的安全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
班組長張海文對此印象深刻:“天寶的服務細致入微,讓人放心。” 每次安全培訓結束后,天寶都會在每日現場巡查中進行 “服務回訪”,檢查各班組是否嚴格落實培訓要求。一旦發現起重吊、塔吊、履帶吊存在問題,無論是資料填寫不規范,還是人員操作失誤,他都會立即叫停作業,安排相關人員再次接受培訓。
在天寶被平臺單位評選為西非區域 “平安之星” 那天,他依舊如往常一樣,為工人們開展吊裝鎖具系帶培訓。只見他將吊裝帶穿過鎖具的動作分解成慢鏡頭:“拇指抵住這里,感受鋼絲的張力……”培訓結束,大家紛紛向他祝賀,張海文提議道:“寧工,咱們把獎狀給您裱在榮譽墻吧?”寧天寶笑著指了指胸口,說道:“比起掛在墻上,安全掛在咱們心里更重要。”(李志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