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做了那么多,臺方居然還不滿足?現在為了避免美國的高關稅影響,臺方竟然希望大陸出手,這可能嗎?國臺辦主任當場就給出答案。
日前,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在杭州開幕,會上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成為熱議的焦點。
(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
交流會上臺灣代表不約而同地向大陸示好,請求援助以對抗美國的關稅沖擊。有臺代表提出了一個大膽構想:大陸全面對臺灣“開放”,實現低關稅或零關稅,恢復兩岸通航,填補臺灣物資短缺。
試想一下,這樣的提議若付諸實施,自然會對兩岸關系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首先,這一提議非常大膽,不僅是在財政經濟層面開拓創新,更是在原有背景下打破舊有桎梏。
其次,這一計劃也很獨具匠心,一方面,可以戳破了民進黨針對大陸的謠言泡沫,另一方面,可以讓臺灣人民見識到“誰才是真正的施壓者”,意識到大陸始終都在為島內民眾所考慮。
(臺灣有不少輸陸產品)
那么大陸是否會像臺代表建議的那樣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實際上,大陸長期以來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推動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并通過一系列惠臺政策吸引臺商、臺青赴大陸發展。
2018年,我們拿出31條惠臺措施,涵蓋產業合作、金融支持、就業創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給予臺企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時隔一年后,又有26條惠臺措施出爐,進一步開放臺企參與5G、民航等重大項目建設,并提供臺胞購房、交通出行等便利。
此外,去年的時候,我們還出臺了海南自貿港政策,提供稅收優惠、創業支持,吸引臺商投資,臺企數量同比增長55%。
(大陸開出很多惠臺政策)
這些措施顯示,大陸一直在通過經濟融合增強兩岸聯結,但全面開放,如零關稅,可能受限于當前兩岸關系及臺當局的真實態度。
至于恢復通航點的可能性,2023年以來,大陸已逐步恢復部分兩岸直航航點,但尚未完全恢復至5、6年前的水平。其實這主要是看臺當局,若其不配合,甚至限制大陸人員赴臺,那全面通航可能難以實現。
除了現實因素,那我們又是什么態度呢?其實國臺辦主任宋濤,當時就強調了幾點,總結下來就幾句話。
第一,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第二,要持續擴大兩岸交流合作,第三,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道,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第四,堅決捍衛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國臺辦主任宋濤在會上致辭)
能看的出來,我們其實并沒有直接同意或是反對臺代表的提議,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將前提條件擺在了臺方的面前,具體來看,就是要求島內同胞能和我們一起努力,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加大兩岸合作的緊密度。
而從更深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在提醒臺當局,大陸的對話大門始終敞開,也愿意臺方拿出各種提議,不過這些提議能不能付諸實踐,還是要看臺當局的態度,若還是保持錯誤的“抗陸”想法,那我們自然沒有必要對臺當局過于友善。
更何況,在最近這些年,我們難道做的不多嗎?
細數大陸近年推出的主要惠臺政策,可謂非常之多。
首先是經濟與產業合作,臺企可參與“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建設等。與此同時,臺資企業享受稅收優惠,如高新技術企業15%所得稅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
其次,就業與人才引進,臺灣醫師、教師等專業人才可在大陸執業,臺胞可參加大陸職業資格考試。為臺青創業基地提供資金、場地支持,如海南設立“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服務基地”。
(大陸始終對臺胞呈開放態度)
還有,文化交流與便利措施,放寬兩岸合拍影視劇限制,簡化臺灣圖書進口流程。臺胞還能申請大陸基金項目、參與榮譽稱號評選。
如此說來,我們做的已經很多了,臺代表的提議,雖然體現了對兩岸經濟融合的愿景,但實際操作還是需考慮臺當局的態度。目前,大陸更可能延續漸進式惠臺政策。未來若兩岸關系改善,也不排除進一步放寬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