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0天,美國三位前總統罕見集體發聲,矛頭直指特朗普分裂國家的政策。面對供應鏈斷裂危機與國內洶涌民怨,特朗普被迫轉向談判桌,但其"廣場協議"式幻想,已被中國明確拒絕。
【美國3位前總統接連譴責特朗普】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最近在俄克拉何馬城,參加紀念爆炸案的活動時,發表了一段頗具深意的講話。他把這座城市的團結精神與當前國家的分裂狀況進行對比,指出爭論、憤恨和夸大真相,正在撕裂這個國家,阻礙著美國邁向一個更完美聯邦的進程。這番話可謂一語中的,點出了如今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有趣的是,不僅僅是克林頓站出來發聲。在短短兩周多的時間里,奧巴馬、拜登、再加上克林頓三位前總統,相繼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對白宮現任主人特朗普發出了警告。這樣的行為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奧巴馬對特朗普在大學等機構上的措施進行了反擊,號召民眾也要積極應對;卸任后的拜登第一次公開演講中,抨擊了馬斯克削減社會保障開支的舉措,認為這對民眾利益造成了極大損害。克林頓雖然沒有直言不諱地點名,但他傳達的信息已經足夠明顯了。
【特朗普激起美國前所未有的眾怒】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作為前總統,他們擁有獨特的立場和資格,可以在國家面臨危險轉向時發出重要警告。
歷史學家蒂莫西·納夫塔利分析,這次三位前總統,選擇在特朗普任期滿三個月之際集體發聲,或許意味著他們已經預見到了特朗普帶來的危機。而通常情況下,前總統往往扮演留下前車之鑒的角色,為現任總統提供經驗教訓。
轉而再看國際局勢,美國從4月初開始,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施壓手段,試圖通過孤立,來打破全球秩序的穩定。然而,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的反制措施精準到位,猶如一柄利劍直擊靶心。
稀土管制便是其中的一個絕佳例子。稀土,這種對高科技產業和軍事裝備都至關重要的資源,中國在全球供應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位置。
【中國嚴格管制稀土出口】
每當美國試圖在貿易、科技等領域挑起爭端時,中國總能在關鍵時刻,一步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這樣的戰略猶如一次精確的外科手術,直接作用于美國相關產業的痛點。
不僅如此,當面對美國的高關稅威脅,中國也始終不肯讓步,通過切實行動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貿易秩序。中方精準的反制措施,加上美國自身內耗的結果,直接沖擊了美國的農產品和制造業的出口領域,使得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深刻感受到了貿易保護主義所帶來的苦果。
這一系列反制不僅展現了中國捍衛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也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屈服,而是將堅定維護自己的發展權益。
而美國內部的不堪承受正逐漸顯現,拖延一天不簽署協議,美國遭遇的損失就會迅速擴大。
【特朗普支持者馬斯克等人也勸其及時收手】
特朗普的支持“大本營”農業縣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甚至連他的核心支持者馬斯克等人也倍感壓力。美國的很多大財團正在對特朗普表示不滿,因為他們根本無法再繼續忍受這樣的局面。
面對這樣的內部危機,特朗普即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開始請求同中國進行談判來解決問題。
實際上,以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特朗普沒有其他選擇。預測數據顯示,美國未來12個月內的經濟衰退概率已被提升至45%。
與此同時,由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領銜,數十位知名經濟學家,共同聯署了一份“反對關稅聲明”,對特朗普所推行的關稅政策展開嚴厲批判,直指其缺乏堅實的現實基礎。
【特朗普只有一條出路:與中國進行談判】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關鍵礦產專家,巴斯卡蘭警示道,美國此時只有一條出路:與中國進行談判,否則可能面臨供應鏈中斷,導致高端制造企業大規模停產,損失將難以估量。
巴斯卡蘭進一步指出,特朗普如果繼續剛愎自用,美國將面臨嚴重的國家危機,實際上也沒有其他更優的選擇。
日本央行的前行長也識破了特朗普的伎倆,明白他試圖逼迫中國簽署類似曾經日本所簽署的“廣場協議”。
但是,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今日的美國不是當年的美國,而今日的中國也不是當年的日本。日本央行前任行長白川方明已明確表態,中國方面絕無可能簽署此類協議,并敦促美國應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