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突然一夜之間拔刀相向,似乎隨時要準備干一場大仗了。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原本已經緩和的兩國關系又變得開始對立起來了?與印度最近站隊美國有關嗎?那么究竟是什么組織對印度下手?又有什么政治目的呢?
引發此輪印巴對立的主要原因是,22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熱門旅游勝地帕哈爾加姆鎮,發生了一起疑似武裝分子向游客開槍事件,造成約26人死亡,有數十人受傷。印度指控是巴方支持的武裝力量干的,印度安全部門還迅速鎖定是“穆罕默德軍”組織的襲擊。巴基斯坦對此予以否認,巴副總理兼外長達爾24日敦促印度停止將巴方當作“替罪羊”,要求印度就指控巴方支持恐怖主義向國際社會拿出證據。
那么這個“穆罕默德軍”究竟是一個什么組織呢?是?成立于2000年3月的伊斯蘭組織,其宗旨是將克什米爾從印度分離出來并入巴基斯坦,該組織由馬蘇德·阿茲哈爾創立,他曾在克什米爾多次攻擊印度駐軍,最初得到巴基斯坦的默認,但在阿富汗戰爭后,由于與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有聯系,2002年被巴基斯坦取締了,但印度仍然認為該組織是巴基斯坦幕后支持的對象。?
由此就很明顯,在印巴極度對立的時候,“穆罕默德軍”的確曾受到巴基期坦的支持,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個道理說得通。但隨著后面印巴同時加入了上合組織,在東大的調停下,印巴關系緩和了,再加上“穆罕默德軍”后面與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發展了不清不楚的關系,巴基斯坦應該是照顧到印度的關切,公開的取締了該組織。所以說,印度這次是毫無根據的,有尋找替罪羊向國民交代的嫌疑。
這次事件主要反應的是印度自己防守松懈,帕哈爾加姆鎮作為印度重點旅游開發區,2024年接待游客超過350萬人次,卻未配備足夠的安檢設備。發生襲擊事件后,印度自己抓不到兇手,卻將過錯一古腦的怪到巴基斯坦頭上,莫迪應該也知道,把過錯推到巴基斯坦頭上比較容易,也是最能讓印度民眾接受的處理方式。
印度對巴基斯坦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和戰略措施,暫停執行《印度河河水條約》,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稱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銷地”放棄對跨境恐怖主義的支持;關閉了印巴之間印度一側的阿塔里綜合檢查站;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免簽計劃(SVES)簽證前往印度;要求巴基斯坦駐印全部軍事顧問在一周內離開印度,印度撤回駐巴軍事顧問。
24日,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印方的行為極不負責任且缺乏法律依據,巴方將對印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巴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關閉瓦格赫邊境口岸,廢除向印度公民發放的部分簽證;宣布印度駐巴高級專員公署武官為“不受歡迎的人”;對印度航空公司關閉領空;暫停所有對印貿易。
印度為什么會爆發這一事件呢?個人感覺與印度最近開始明確站隊美國大環境有關,大家看看如果這一地區沒有域外勢力染指,各國在上合組織下都開始融合,勢必經濟將會出現和平繁榮的前景。但是印度最近在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是唯一一個與美國妥協和達成交易的大國,印度承諾對價值418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中50%以上削減關稅;將美國藥品關稅從26%降至10%。美國則暫停對印度加征26%的“對等關稅”,保留在10%的基準關稅,要求印度在電子商務領域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印度答應幫助美國獲得戰略物資,削弱東大資源限制。印度計劃多采購美國武器裝備,減少對俄制武器的依賴。東大拒收的波音飛機,印度還計劃全盤接收。
如果說過去印度周邊的和平環境是大家幫助他維護和調停的,那么現在引美國勢力進入該地區,作為與印度有世仇的各種力量肯定害怕印度坐大,“穆罕默德軍”可能還只是一支帶頭反擊的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莫迪通話,稱對印度的“全力支持”。公開站隊美國,卻同時損害的是周邊各國的利益,印度以為自己很聰明,但是接下來他遇到了麻煩,誰還愿意幫助他維護他想要的和平發展環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