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美國媒體報道,中國官員在去年的中美網絡安全對話中向美方官員暗示,中方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發動了網絡攻擊,并將其歸咎于美對臺灣的支持。特朗普政府高官表示,美方將對中方采取更多的進攻性網絡活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這篇報道顛倒黑白,是與事實嚴重不符的虛假信息。
中美“戰場”持續擴大,當特朗普政府在關稅貿易問題上向中國發難的同時,美國還有些政客則在其他領域針對中國。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卡爾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就在繼續渲染炒作所謂“中國威脅”,同時借此來進一步拉攏歐洲盟友。他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講:首先,就是在衛星技術領域打起了“中國牌”,宣稱,在人工智能和衛星技術領域,歐洲應該“關注真正的長期‘威脅’,也就是中國崛起”。之所以他會這么說,主要是因為卡爾認為,現在的歐洲監管機構對美國科技公司存在“偏見”。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頒布關稅政策之后,美國內部經濟膨脹情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趨勢。不少美國專業人士都表示,這一次的關稅大棒讓很多人想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華爾街專業人士表示擔憂時,還特別提到在1930年美國發生大蕭條事件之后,美國國會提高超過2萬種商品的關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全球貿易暴跌,經濟危機直線加劇,對整個美國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持續了數10年之久。現在特朗普已經暫停了關稅政策的實行,但是并沒有完全結束這場貿易戰爭。
然而英國《鏡報》報道稱,近日一些跡象表明,歐盟領導人傾向于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結盟。報道稱,在幕后,歐盟領導人越來越渴望刺激貿易,一項旨在解決歐中貿易關系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協議正在進行談判。此前,中歐商務部門同意盡快啟動關于電動汽車的磋商。歐盟委員會晚間透露,歐中已同意重新考慮價格承諾這一方案,以解決長期以來圍繞中國電動汽車的爭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的舉措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很快跟中方通話。
特朗普和馬克龍(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此前為了扭轉自身的經濟危機,先是主動與特朗普提了一個豁免關稅的條件,卻遭到無情拒絕。不難看出,歐盟已經逐漸意識到不能只在美國這邊“下功夫”了,需調整策略,與中方積極展開對話。畢竟,特朗普已經毫不掩飾對歐盟的“不滿”。據統計,美國對歐盟加征20%關稅后,德國汽車出口到美國的數量大幅下滑,法國葡萄酒在美國市場也面臨重重阻礙,歐洲眾多企業訂單銳減,失業率攀升。本就受俄烏局勢困擾、經濟形勢不佳的歐盟,面對美國的強硬要求,根本無力承受。
在這次通話中,中方再度闡述了自身立場。中方高層表示,美方打著各種幌子,對包括中歐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就是典型的經濟霸凌。中方所采取的堅決反制措施,既是維護自身發展利益,也是捍衛國際貿易秩序。言外之意,盡管馮德萊恩來當美國的“說客”,但中方的態度依舊沒有變。中方還強調,今年的宏觀政策充分考慮了各種不確定因素,中方手中也有著大量儲備政策工具,完全能夠應對外部沖擊。言外之意,中方不怕貿易爭端升級,我們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更做足了準備。
馮德萊恩(資料圖)
美國市場對歐盟的出口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歐盟很多產品依賴美國市場,所以說美國的這次關稅政策對歐盟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但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歐盟的出口企業面臨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的困境,像歐盟的鋼鐵、汽車等產業,在美國提高關稅后,出口量大幅下滑。此前美國與歐盟的關系并不是很好,并且在美國公布的首批名單中并沒有歐盟,表明歐盟與美國并沒有達成合作協議。
這時候,歐盟就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貿易策略,不能再一味地跟著美國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