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東莞港沙田港區四期工程第一標段項目順利完成碼頭嵌巖樁、灌注樁關鍵樁基分項施工,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碼頭接岸岸坡開挖階段,為后續高質量施工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東莞港沙田港區四期工程第一標段項目位于東莞市沙田鎮西大坦岸線,共有3個泊位,泊位岸線總長999米,按靠泊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建設,采用高樁碼頭結構形式。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東莞市港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構建高效暢通的現代物流體系,極大推動東莞港口物流與臨港產業發展,為東莞市未來沿海經濟產業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該項目設有鋼管樁、嵌巖樁、灌注樁三種樁型,其中鋼管樁直徑1.2米,共計784根,已于2024年12月圓滿完成施工任務;嵌巖樁共計224根, 嵌巖部分直徑1米,鋼管樁芯柱直徑1.156米,合計樁長2938米;灌注樁46根,直徑1.2米,設計樁長38.5米,合計樁長1771米,此次嵌巖樁及灌注樁施工完成,標志著項目已完成所有樁基礎工程沉樁施工。為優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中交四航局項目相關負責人張偉帶領技術團隊積極圍繞建設難點開展攻關,引入一批新材料、新工藝,從而確保順利推進項目建設:施工期間,引入具備低噪聲、低振動、高扭矩性能的旋挖鉆機,在提高成孔速度的同時,進一步減輕對施工區域周邊環境影響,并采用數控彎曲機及鋼筋籠滾焊機加工,確保鋼筋籠加工精度,提升鋼筋籠結構整體性與施工效率。“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不利條件,我們創新性采取陸上沉樁工藝,將鋼管樁完成打樁后,進行樁芯混凝土施工,進一步提高沉樁施工效率。”張偉介紹道。同時,為保障沉樁質量,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為每根樁預埋3根通長聲測管,并結合超聲波檢測技術,全面監測樁身完整性,詳細記錄鉆渣樣品標識、泥漿性能參數、混凝土坍落度等相關數據,實現對沉樁施工全過程監測管理。
“當前項目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項目團隊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嚴格把控各個施工節點,以更高標準、更高效率沖刺后續建設任務,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張偉表示。項目投產后,東莞港將具備600萬標箱吞吐能力,有效破解噸位等級偏低的瓶頸,滿足海運船舶大型化的需求,加速形成港口規模效應,具備打造近洋樞紐港的基礎,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