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消息,巴西農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17日表示,在美國近400家屠宰場被取消對華出口資格后,巴西打算成為中國牛肉需求的替代供應國。法瓦羅認為,在中美兩國關稅戰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決定不恢復美國肉類加工廠的對華出口資格,這將為巴西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牛肉供應商的地位創造“機遇”。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白宮消息,美國副總統JD·萬斯將于周四開啟為期一周的訪問行程,前往意大利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在盼望與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萬斯將首先前往羅馬,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隨后,他將于下周初訪問印度,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
特朗普(資料圖)
顯然和歐洲相比,特朗普和萬斯已經兵分兩路把側重點放在亞洲四國身上。他們已經意識到了自身在亞太戰略中的“脫節感”,于是借著此次訪問展開“危機公關式外交”,最終對我國形成所謂的“合圍之勢”。但好在我們未雨綢繆,而巴西則成了關鍵的一環。在“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原本浩浩蕩蕩的中美貿易摩擦已經上升至美國和世界多國的貿易摩擦。美國畢竟是大國,心思還是縝密,他們顯然不愿意放棄亞洲這個“香餑餑”,于是打算近期派遣高級官員奧尼爾前往越南、柬埔寨以及日本訪問。
面對這樣的局勢,中國也是“四兩撥千斤”。巴西農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近日表示,在美國近400家屠宰場被取消對華出口資格后,巴西打算成為中國牛肉需求的替代供應國。這一聲明是在巴西利亞舉行的金磚國家農業部長會議上發表的。這潑天的富貴輪到了巴西 法瓦羅認為,在中美兩國關稅戰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決定不恢復美國肉類加工廠的對華出口資格,這將為巴西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牛肉供應商的地位創造“機遇”。
美國大豆(資料圖)
據巴西新聞網站近日報道,巴西本周將接待由中國農業農村部高層人員組成的代表團,雙方將舉行會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巴西版報道稱,此次訪問正值巴西舉辦金磚國家農業工作組會議之際,該會議由巴西農業和畜牧業部協調。報道稱,盡管會議議程尚未披露,但CNN巴西版了解到,特朗普的關稅計劃預計會在討論中被提及。對于中國、巴西農業部門之間的會談,香港《南華早報》稱,巴西政府官員透露,會談將重點討論巴西大豆和牛肉等農產品的出口,以及“如何解決美國關稅留下的缺口”。
環球網援引彭博社消息稱,中國近期從巴西緊急采購40艘貨船、約240萬噸大豆,占月度進口量的三分之一。這一動作,被美媒解讀為“中國主動與美國大豆脫鉤”的信號。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損害了美國農民的利益,更引發了全球農業格局的“地震”。可以預見,未來全球大豆貿易將形成“中國-巴西-阿根廷”的新三角,而美國則可能淪為邊緣角色。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本質上是一種“單邊主義”。他試圖用關稅大棒重塑全球產業鏈,卻忽視了經濟規律的不可逆性。
特朗普(資料圖)
分析指出,越來越多美國農戶被關稅“回旋鏢”擊中,美國農業正陷入出口受阻、供應鏈紊亂的危境。與之相對,面對美方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中國選擇加速調整農業貿易格局,推動進口糧源多元化,提高供應鏈韌性以對沖外部壓力。凱萊布·拉格蘭是一名來自美國肯塔基州的農民,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最近,當特朗普政府所謂的“對等關稅”和訂單減少、庫存積壓成為同事之間的主要話題時,凱萊布再次感到了不安。
美國大豆協會官網也在近日發出聲明,稱新一輪貿易戰將再次對美國大豆行業造成影響,包括對美國大豆產業的信譽、作為供應商的可靠性、貿易關系的穩定性等長期影響都很難用言語形容,因此也敦促美國政府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保護美國大豆所依賴的市場。全球大豆貿易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美國大豆種植業也大多按需規劃種植規模,一旦失去了中國市場,美國巨大的大豆產能難以尋找新客戶消化。如果目前關稅爭端長期持續,美國大豆種植業將面臨沉重的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