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4月24日,濟南破產法庭成立五周年新聞通報會在濟南中院召開。自2020年4月濟南破產法庭掛牌成立以來,不斷加大破產案件審理力度,充分發揮“積極拯救”和“及時出清”功能,積極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及挽救機制,暢通規范市場主體退出渠道,促進市場主體優勝劣汰和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全市法院共審結破產案件699件、強制清算案件151件、公益清算案件1646件,辦案質效創歷史新高;經濟效能充分釋放。化解不良債權136.27億元,盤活資產60.27億元,釋放土地資源5705.69畝,安置職工5701名,為市場主體注入新動能;工作機制不斷優化。創新“公益清算”“簡案快審”等工作機制,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大幅縮短,相關工作經驗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推廣,持續擦亮“濟南破產審判”品牌。
在五年的實踐中,濟南法院勇于探索,完成了一系列重點任務:“僵尸企業”出清攻堅,審結省屬、市屬“僵尸企業”破產案件66件,助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破產重整保障“保交樓”任務,如歷城法院審理的某置業公司破產重整案,180天完成涉案項目近2000套房屋續建交付,保障2000余戶業主實現安居夢,入選省法院“府院聯動聚合力、三強三優開新局”精品案例;在全市推廣“三無企業”公益清算,長清區法院率先試點創新“府院聯動+智能輔助”模式,使無效市場主體高效出清,釋放企業名稱及行政管理資源。濟南市在2020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活動中被評為“辦理破產”標桿城市。2021年,濟南破產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自2020年以來,共審理執轉破案件26件。 全省首推“公益清算”模式,制定下發《公益清算案件審理操作規程》,破解“三無企業”退出難題,“公益清算”工作被評為全市法院新時代司法典型案事例,相關做法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推廣。五年來,全市法院共受理破產重整、和解案件30件,審結25件,成功挽救濟南某控股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取得了“生產不停、職工不散、市場不丟、稅源不斷、社會不亂”的良好成效。(許輝 胡曉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