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澤連斯基表示,美烏在礦產協議方面取得進展之后,不到24小時,雙方就簽訂了一份備忘錄,這也意味著,兩國的談判已經走到尾聲,正式的協議文件即將落地。
至于簽署協議的時間,按照特朗普的說法,應該會在4月24日,澤連斯基則期望提前到17日,現在雙方只簽了個意向協議,說明協議的主導者依舊是美國。
這對烏克蘭來說,可不是個好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之前,烏方披露出來的礦產協議,內容之苛刻,可以說讓各方都驚掉了下巴,甚至有看過美方條件的人,將其稱為“喪權辱國的條約”。
據悉,特朗普不僅想獲得烏克蘭礦產的優先開采權,還要求烏方把所有開發自然資源的收益,都交由美方控制的聯合基金管理。此外,美方此前提供給烏克蘭的援助,都轉化成了對方的債務,每年加增4%的利息。
美烏簽署礦產協議備忘錄
最主要的是,美方聲稱聯合基金里的錢,是用來幫助烏克蘭重建的,但實際上,烏克蘭必須先償還完美國的“債務”,才能將這筆錢用在自己身上。
當時,澤連斯基雖然沒有承認流傳出來的協議內容,但怒氣沖沖地開始“查內鬼”,想要找到透露消息的人,其實已經是一種默認的態度了。
現在,美烏簽下備忘錄,烏方也沒有表明,相關內容有什么變動,說明美方恐怕根本沒讓步。
如果按照之前的協議內容,那么烏克蘭在跟俄羅斯的沖突中,無疑成為了徹徹底底的失敗方。
特朗普
要知道,美方提供的礦產協議里,根本沒寫明美國會給烏克蘭提供安全承諾,單純只是要烏克蘭讓出資源來還債,對烏方的訴求表現得十分冷淡。
相反,跟俄羅斯這邊的對話,美國顯得相當積極,甚至還商量起了戰后合作的話題。
比如,特朗普在致電普京的時候,就提到要一起開發礦產資源,后來還被曝出,特朗普想把克里米亞半島打造成“國際度假勝地”。
所以,現在被俄軍控制,而且已經通過公投加入俄羅斯的烏東四州,以及克里米亞,美國恐怕都不會幫著烏克蘭討要回來,通通成了俄羅斯的“戰利品”。
澤連斯基
如今,留給澤連斯基的時間,只剩下了最后七天,一旦美烏之間的礦產協議簽訂,他在特朗普眼里,也失去了最后的價值。
而美國的下一步,恐怕就是通過烏克蘭大選,扶持起一個更加聽話的政權,同時,烏克蘭也會變相淪為美國的“殖民地”,長期、持續為美國輸送利益。
不過,隨著美國把烏克蘭逼入墻角,歐洲這邊恐怕也該有動作了,沖在援烏前線的歐盟,已經被特朗普的親俄舉動“背刺”,過去的努力幾乎付之一炬,想要撈回本,估計也要盯上烏克蘭這片土地。
當然,從俄烏沖突爆發的那一刻,烏克蘭的結局其實就已經注定了,美歐打不垮俄羅斯,莫斯科也沒心思跟西方死磕,而作為問題根源的烏克蘭,自然就是雙方要解決的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