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橫山趙峁則村立足實際,創新推出“135”黨建工作法,以群眾增收致富為核心,通過建強三支隊伍、抓實五項重點工作,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實效,實現農村高質量發展。
聚焦“一個核心”,探索增收路徑
趙峁則村緊扣群眾增收主線,依托“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村黨支部統籌規劃,挖掘村內閑置資源與特色產業潛力,通過黨支部統籌指導合作社,合作社帶動群眾,實現黨建工作與農村經濟發展互融共贏。
建強“三支隊伍”,夯實發展基礎
鍛造過硬支部隊伍。選拔熟悉產業發展、善抓資源整合、有奉獻精神的優秀人才充實村黨支部班子,優化年齡與學歷結構,組織開展資源運營、項目管理等專題培訓,提升班子統籌規劃與資源盤活能力。培育先鋒黨員隊伍。抓住黨員示范戶和致富帶頭人兩個關鍵,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在群眾中樹立標桿形象。組織黨員外出學習先進地區經驗,拓寬視野與發展思路。儲備優質后備隊伍。注重在致富帶頭人和回鄉青年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級后備干部,建立村級后備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確保人才儲備充足。
抓實“五項工作”,提升服務質效
產業興村,激活發展潛力。將閑置舊學校改造為農產品初加工車間,引入企業合作建設羊肉加工廠,延伸畜牧產業鏈;整合300畝寬幅梯田、高標準農田資源,發展規?;厣N植;利用杏樹林發展林下養雞產業,探索“林禽共生”生態經濟;推進300畝300畝鹽堿地改造工程,種植耐鹽作物,實現“變廢為寶”,通過產業升級帶動村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夯實鄉村振興物資基礎。
文化潤村,厚植文明鄉風。建設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等文化設施,豐富村民文化生活;開展“好家風”“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文化振興滋養鄉村精神土壤。
生態美村,扮靚鄉村底色。推行“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模式,劃分黨員責任區,組織黨員帶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定期清理村莊道路、河道、溝渠等公共區域垃圾,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環保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欄、廣播、村民會議等形式,宣傳環保知識,提高村民環保意識。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善農村污水處理、垃圾收集轉運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人才強村,注入創新活力。實施“歸雁計劃”,吸引鄉賢、大學生返鄉創業;建立“土專家”人才庫,挖掘培育本土人才,構建多層次人才隊伍,為鄉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法治護村,夯實治理根基。結合平時走干講,經常讀寫想活動,充分發揮“五級五長六員”作用,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完善村規民約,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高啟盼)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