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國道服務區一片寂靜??ㄜ囁緳C老張裹著厚重的外套,手里緊緊握著保溫杯,在熱水器前不停地跺腳。眼前,一道金屬圍欄將接水口圍得密不透風,他得像個技藝高超的工匠般,精準控制保溫杯的角度,才好不容易能接到那滾燙的熱水。這樣的場景,困擾著全國無數的卡友,如今正在甘肅高速服務區真實上演。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服務區竟用鐵柵欄把免費熱水“鎖”了起來,運營方的解釋直戳人性弱點:“不設限的善意遲早會耗盡”。根據《2024中國高速公路服務白皮書》的數據,就在去年,有37%的服務區因熱水被過度消耗而供應中斷,其中85%發生在貨運車輛集中的路段。
網友@西北狼的一條評論獲得了超10萬的點贊:“我見過有人用25升的大水桶接熱水洗車,還見過有人用熱水泡腳后直接倒掉。這些愛占便宜的人,就像蝗蟲一樣,所到之處,公共資源被啃食一空。”運營方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算了一筆賬:單個服務區平均每天要消耗8噸熱水,這些熱水足夠3000人正常使用,可總有5%的乘客會拿走50%的熱水資源。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這場爭議就像是現代版的“公地悲劇”。就拿某連鎖超市來說,取消免費塑料袋后,塑料袋的日均消耗量從5000個一下子降到了300個。心理學專家解釋說,當免費資源開始限量供應時,人們會有一種“不拿就虧了”的心理,在行為經濟學里,這叫做“稀缺性認知偏差”。
我自己就曾在京港澳高速上目睹過這樣一幕:一位卡嫂用熱水器洗了全家五口人的衣服,臨走的時候還把兩個暖水壺都灌滿了。這種行為看似聰明,實際上是在不知不覺中侵犯了別人的權益。就像《荀子》里說的:“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眱汕昵暗闹腔郏浆F在依然在拷問著我們的道德底線。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浙江一個服務區的創新做法值得大家學習:他們采用了智能水控系統,每個人每天可以掃碼領取3次熱水,每次500ml。數據顯示,這個措施實行以后,熱水的消耗量下降了62%,但是用戶的滿意度卻提高了15%。這種“有限度的慷慨”,說不定就是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
當我們指責服務區“不通人情”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凌晨還在趕路的司機,為什么總是遇到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