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通知印度,歡迎其總理高規格來華,中美之間,莫迪已有選擇?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印度媒體公布對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的書面采訪。在采訪中,大使介紹了中印高層交往、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情況,并就中方關于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闡明嚴正立場。
目前,中印邊境問題代表、外秘及副外長已經恢復對話,同時,上合組織峰會今年將會在中國舉行。關于莫迪是否出席峰會,外界猜測不斷。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徐飛洪表態稱,中方歡迎莫迪總理出席今秋在中國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愿同包括印方在內的各方一道,舉辦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峰會,引領上合組織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造福兩國及地區人民。
不得不說,在當前特朗普對全球施加關稅壓力的背景下,印度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而中方為何對印度敞開大門?實際上,在中美之間,莫迪似乎已經有了選擇。
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后,印度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看到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不斷加碼,印度其實是有點“興奮”。許多印度人都將這次關稅風波,當作印度“超越中國”的絕佳機會。因為一旦中美貿易切斷,美國就必須找到中國的“替代國”,印度將會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然而,印度人搞錯了特朗普發動這場“關稅戰”的本質,并非是他想要摧毀中國的工業體系,更不是想要尋求中國的“替代國”。特朗普想要的,是制造業回流美國本土。因此,印度非但不能取代中國的制造業地位,還將成為美國有力的競爭對手,后續可能會遭到美國更猛烈的打擊。
另外,對于美國來說,是不可能讓印度實現工業化的,因為那樣極有可能會讓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屆時美國又要花極大的力氣去打壓印度。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和印度不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一方面,中國需要印度共同防御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而印度也需要中國技術,以發展自己的工業化。更重要的是,中印兩國站在一起后,極大增加了對美國的談判的籌碼,甚至可能讓美國在一些領域做出妥協和讓步。
那么,對于徐飛洪大使這次拋出的橄欖枝,印度會接住嗎?有分析認為,印度總理莫迪依舊不會親自參加,而是派出代表團來華。
實際上,這也是印度的“一貫操作”。對于印度來說,習慣了“左右搖擺”,因此“轉向”需要時間。印度和中國的合作,其實空間比想象中還大。首先,印度的人口眾多,市場非常龐大,潛力不可忽視。
而中國擁有全球最全最強的制造業體系,兩國完全可以形成優勢互補。在美國“印太戰略”的框架下,印度是未來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今,中國已經對印度表明態度,莫迪需要拿出勇氣來作出最終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