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湘水之畔的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湘少社”)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專業的少年兒童讀物出版社。四十三年歷程中,湘少社以出版富有文化內涵的高品位少兒讀物為目標,從印刷媒體時代到數字媒體時代再到如今的智能融媒體時代,湘少社堅守文化使命與內容品質,精心打磨每一部作品,堅持“把最好的給童年”。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推出“上海好童書”系列內容,今天發布“真善美交織的童年詩篇——湘少社2025年融合出版實踐與閱讀生態革新”,東方網授權轉發,以饗讀者。
湘少社總編輯胡雋宓介紹說,2025年,湘少社提出了“品牌化、垂直化、場景化”的內容深耕與運營路徑,為廣大小讀者奉上一場瑤臺閬苑、包羅萬象的閱讀盛宴。
以科學之“真”建立孩子的全球視野
湘少社的科普板塊致力于為孩子構建認知世界的坐標系,系統訓練其邏輯思維與批判能力。曾經精心打造了《大科學家講科學》《中國智造》《貪玩的人類》等品牌系列的“大視野科普館”在今年初推出力作《復興號——貼地飛翔的中國龍》。中國鐵路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王雄以生動的語言和專業的解讀,帶領青少年讀者一同追憶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過程,不僅解答了“高鐵為什么這么快”“復興號可以自動駕駛嗎”“高鐵在軌道上行駛,為什么還需要司機”等一系列孩子時常提出的問題,更是解讀了中國高鐵背后的中國智慧與中國精神。
《孩子也能懂的“雙碳”》以形形色色的“碳”為線索,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串聯起地球的生態演變與人類文明的能源革命。書中以科技創新、能源結構優化等具體的例子來解碼“雙碳”,讓一些深奧的國家戰略秒變孩子也能懂的酷炫話題。
全新系列《超燃新科技》以人工智能、航天科技、自動駕駛、機器人、元宇宙等10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尖端科學知識為主題,用生動的漫畫形式,由淺入深地帶領孩子層層闖關,從認識新科技到了解新科技升級應用過程、再到暢想與新科技共處的未來,既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又能幫助孩子構建面向未來的科學思維,提升科技競爭力。
定位于5-8歲讀者的“好奇心繪本”繼《水之旅》《天黑以后會發生什么》之后,今年還將推出三部新作——《我為什么要睡覺——睡眠的奧秘與科學》《小小的細胞》《大大的宇宙》。這個系列的繪本都是從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小話題入手,串聯起與之相關的跨學科知識,將一件小事講明白,十分符合孩子的思維能力水平,也十分適合以“好奇心”為引導,培養孩子的深度思考精神與融合學科素養。
以文學之“善”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
兒童文學板塊是湘少社的核心板塊之一,在多年的深耕下積累了豐厚的資源,構建了“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大作家·小時候”“紅辣椒書系”等知名產品線。無論兒童文學市場如何萎縮,湘少社始終堅信兒童文學作品在塑造孩子的價值判斷力上的作用。
2025年湘少社將重磅推出魯迅文學獎得主鮑爾吉·原野的兒童文學原創新作《萬物有信系列》,為讀者奉上一套想象精妙、懸念迭起,既充滿童真童趣,讀來又蕩氣回腸的書信體故事。在原野老師的筆下,土撥鼠會給閃電寫信,云雀會給沙粒回信,萬物都有奇妙的心思、鮮活的故事,每株花草、每頭牛羊,有著金戈鐵馬的記憶和歲月靜好的夢想。書中的語言如蒙古長調般頓挫起伏而連綿悠長,唱贊善良、熱情、慷慨、感恩、尊重他人等世間美好,給孩子以正向的人生價值引導。
兒童文學可以帶孩子在遼闊的萬度蘇草原馳騁,也可以陪孩子在充滿煙火氣的小城里游逛。《周靜原創童話叢書》全新的“小城系列”就以長沙古井、古巷、老城為靈感源泉,將傳統文化與奇幻想象巧妙融合,翻開書頁,讀者仿佛漫步于青石板路,穿梭于油坊、布店與年節街市之間,探尋每一處景致背后的演義與傳說,感受在歲月變遷中始終鮮活的文化生活氣息。
此外,繼收獲熱烈反響的《繡虎少年》《阿布爾的孫悟空》之后,湘少社將繼續以一條現實主義兒童文學產品線彰顯文化傳承與社會責任,后續作品包括《請求起飛》《媽媽的百納被》《魚燈向大海》《在加納保護小海龜》《芷江童年系列》等,以多元的主題、創新的藝術表達記錄時代紋理、對話成長困惑、啟迪未來公民。
以文化之“美”灌溉孩子的審美底蘊
近年來,湘少社陸續推出了一批以中華文明與傳統文化為基底的精品繪本,以多元文化遺產與藝術經典構筑審美教育的立體課堂,讓孩子在文明長河中感知形式之美與意蘊之深。新作《中國——我們的文明從哪里來》用300余幅精美插圖繪就一份大氣磅礴的中華文明說明書,深入探尋影響中國數千年的禮樂文化之源頭,細致觀察蘊藏其中的中國人的世界觀及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引導青少年追尋文明大美,叩問“何以中國”。
《中國神話有多美》則是一套用夏布、漂漆、燒箔、紙藝雕刻等非遺手工藝展現獨特東方美學的中國神話繪本。圖文作者將一個個傳遞著東方美學蘊意深厚的神話故事娓娓道來,同時又將現代意識與當代價值觀融入其中,讓古老神話煥發出新意,也讓孩子學會如何在繼承中創造,在傳承中創新。
在《中國故事繪》中,馮健男老師運用敦煌壁畫風格、原始人壁畫石刻等傳統藝術風格賦予中國民間故事蓬勃的生命力,每一個老故事里,都銘刻著中華民族遙遠的夢想、善良和溫暖的記憶,蘊含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的風骨、道德、智慧和信念。
這些圖書除了傳統的表現形式,也將充分運用新技術構建豐富的閱讀體驗。胡雋宓表示,例如我們為《萬物有信系列》定制了AI專屬模型,以支持小讀者與書中角色進行互動,孩子們可以和書中出現的任意動植物對話和寫信,也可以詳細了解它們的形態與習性。通過深度學習圖書內容,這個模型能夠持續生產與圖書配套的高質量資源,為讀者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圖書內容分析和資源生成服務。
從以高鐵故事解碼大國智造,到以書信體編織萬物靈思;從藝術繪本煥活東方美學,到AI技術賦能角色互動,湘少社始終以“真善美”為經緯,編織童年成長的認知圖譜。胡雋宓說,2025年的湘少社,既是文化火種的守護者,亦是未來公民的引路人——以書為媒,讓理性之光照亮求索之路,讓文學之善滋養生命底色,讓文明之美沉淀為文化自信。這場包羅萬象的閱讀盛宴,終將讓每個孩子在與世界的對話中,收獲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