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水”潑向了中國,澤連斯基拎不清輕重,中國立刻收回給烏克蘭的“優待”。
中國的糧食進口格局在今年3月發生了顯著變化,尤其是大幅減少了從烏克蘭和歐盟多國的采購。據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從烏克蘭的糧食進口幾乎陷入停滯,從之前的1.413億美元驟降至僅6萬美元。
中國糧食進口
當然,中國減少糧食進口并不是在針對烏克蘭,來自歐洲、美洲和其他主要供應國的農產品進口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只不過沒有像烏克蘭降得那么多。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減少烏克蘭糧食進口的當下,烏總統澤連斯基此前向中國潑臟水,聲稱“中國向俄方提供武器和火藥”,這也是他首次公開聲稱“中國為俄方提供直接軍事援助”。
對此,中國外交部進行了強烈回應,駁斥了這一指控,強調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始終是止戰停火、勸和促談,從未向俄烏沖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在軍民兩用物項上,中方也制定了嚴格管控措施。
相反,烏方實際上非常清楚,俄方的進口零部件多數來自美西方國家,因此烏方這是無端指責和政治操弄。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耿爽,早前也曾針對類似的無端指責發聲,他表示,如果中國真的向俄方提供軍事援助,戰爭就不可能打成今天這樣。
澤連斯基
再說回來糧食,中國減少進口國外糧食既是出于糧食安全的大計,也是中美貿易戰下市場供需關系所致。當然也不排除中方順手敲打了一下,這位拎不清輕重的烏總統,而后收回了對烏克蘭的“優待”。
上個月,中烏雙方還在基輔簽署了兩項非常重要的議定書,為烏克蘭豌豆和野生水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掃清了障礙。烏方對此舉表示高度贊賞,認為這將為烏克蘭的農產品生產者創造新的機遇,而澤連斯基這個月就拿“中國援烏”的假消息橫加指責,多少有點忘恩負義,中方敲打一下也是應該的。
與此同時,減少糧食進口意味著中國自身的糧食生產能力在不斷提高。數據預測,2025年中國的糧食產量,預計將達到7.09億噸,略高于去年。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單產提升策略的持續推進。
中國糧食產業升級
雖然中國是用糧大戶,但預計未來十年,中國不僅會在糧食產量上實現進一步突破,同時農產品消費結構也將得到優化,呈現出健康化、多元化的趨勢。此外,由于國內生產能力增強,大宗農產品的進口需求預計會有所減少,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糧食自給能力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此外,在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發展木本糧油、草原畜牧、海洋漁業和設施農業等新型業態,將有助于拓寬資源來源,優化食物結構,提升系統彈性。當然,全鏈條的節糧減損工作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打造覆蓋全面的節約型糧食體系。
這些措施都將增加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供給保障水平,確保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占據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