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梁辭職,國乒“換帥”了。你廠的接班人,在哪兒?
這兩天,乒協主席劉國梁卸任的消息刷爆熱搜,很多人一開始都震驚:“他干得挺好啊,怎么說辭就辭了?”但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不是“退”,而是“傳”。
國乒早早布局了新一代核心:王楚欽、孫穎莎接過大旗;劉國梁也在后臺穩穩支持,不再“事事親力親為”,而是把舞臺讓給年輕人。
看到這里,我這個做了十年豆制品的人不禁感慨:
們這些廠子,是不是也該認真想想——企業這根“接力棒”,到底交得出去嗎?
一、老字號不怕老,就怕沒后勁
我們做豆腐、腐竹、豆干,很多都是“父傳子”“老帶新”那種傳統模式。
你是不是也遇到這些場景:
- 老員工經驗豐富,但不愿放權;
- 年輕人肯干,卻總被說“太嫩”;
- 有心請職業經理人,卻怕“外人不靠譜”;
- 一把手太累,卻沒人能幫得上手……
這不是個別廠的問題,而是整個食品加工行業的普遍現象:
子不缺經驗,缺的是“新血”和“交棒的勇氣”。
二、劉國梁“功成身退”,背后是團隊早就有人可接
我們別光羨慕國乒人才多,你看劉國梁怎么帶隊的:
- 奧運冠軍不只自己上,還能帶徒弟上;
- 從比賽到管理,一路培養新生代;
- 自己退下幕后時,團隊節奏穩得很。
他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
- “當我不在臺前的時候,大家還在贏,那才叫真正的團隊?!?/strong>
這就像我們廠一樣:
能自己把產品做好是一回事,別人能接手繼續做好,是另一回事。
三、我們廠也搞過“接力實驗”,效果如何?你看看這張表
2022年,我們“鮮臨門”試過在采購、倉儲、品控等部門提拔年輕人接崗,老帶新一起走,試試看年輕人能不能干得下來
廠內接班嘗試數據簡表
這張表給了我們信心:年輕人不是不能干,只是沒人敢放手讓他們試。
四、客家話有一句講得對:“一代栽樹,二代守行,三代才會開花?!?/p>
我們和平縣的老話里說:“手藝唔傳人,遲早斷咧。”
意思就是:你自己會沒用,總得有人能接、能學、能做。
你廠里的接班人,準備好了嗎?你有沒有給他鍛煉、犯錯、成長的空間?
其實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開始動一動:
- 設一個“中層試崗機制”:年輕人試做管理崗,看能力、不看關系;
- 把流程標準化,讓經驗能交接、能復制;
- 老員工別怕新人出錯,帶人也是種傳承。
我們廠現在的做法是:老帶新 + 月度反饋 + 階段考核,不好不怕,怕的是一直不做。
五、寫在最后:企業能走多遠,看你能不能放手
企業不怕老,就怕“人一走,廠子就歇”。
劉國梁能放手,是因為他前面帶得好、后面接得上、自己退得穩。
我們豆制品廠也一樣:
不可能干一輩子,但你可以帶一批人干下去。
有句經典名言說得好:
- “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是在不需要他的時候,企業依舊健康運轉。”
今天國乒換帥,也許正是我們反思的時候:
們不是沒有接班人,而是沒想好怎么把接力棒交出去。
話題標簽
#豆制品#企業傳承 #品牌轉型 #接班人培養 #工廠管理 #鮮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