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背刺盟友,第二個烏克蘭或將“浮出水面”?石破茂寫信給中國,再不訪華就晚了。
近日,隨著美國和日本開啟關稅談判,美日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盡管雙方互為“親密盟友”,但美國這次絲毫沒有給日本面子。而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日本將目光轉向了中國。
據觀察者網報道,日本自民黨的執政盟黨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率團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在日前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表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齊藤此行不單單是訪問,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負責轉交一封日本首相石破茂致中國的親筆信。此前,齊藤在與石破茂會面后表示,首相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訪問中國,所以在此之前他將這封親筆信代為轉交給中方。
另據日本媒體消息稱,齊藤已經親口表態,石破茂希望他轉達日方立場,以及急切希望與中方領導人會面的心情,不過目前這一切尚未有確定的消息。
在美國總統推出所謂“90天關稅豁免期”后,日本成為了首個與美談判的國家。本以為看在盟友的面子上,特朗普會對日本“放一馬”,然而沒有想到,美國這次也是沒有放過“坑人”的機會。在談判的過程中,日方始終圍繞經貿問題展開論述,然而美方卻屢次將話題轉移到其他領域,例如軍事。特朗普親自上陣,將關稅談判同日本的防衛費相結合,對日方打出“組合拳”。
美方的態度也很明確:日方要美國降低關稅沒有問題,但必須提高每年的防衛費用。說白了,就是要求日本多給美國交“保護費”。
我們可以看到,美日僅進行了一輪談判,日方就急著給中國寫信“求援”。對于日方對華態度的轉變,主要反映出了三個方面的考慮。首先是做給美國看,增加對美談判籌碼。其次,日本給想給自己“留條后路”。目前中國也是被美國極力打壓的對象,日本此時轉向中國,能增加雙方的“抗風險能力”。最后,是在試探美國的態度,如果特朗普對此反應強烈,那么就說明日本“做對了”。而如果特朗普毫無反應,那么日方就要加大轉向中國的力度和尺度。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已經撕下所謂盟友的面具,對日本露出“獠牙”,這也充分暴露出美國強盜的本性。而迫于無奈,日方也不得不作出妥協。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正在考慮加大進口美國大豆和大米的數量。再從美日這場談判情況看下來,美國根本沒有用公正客觀的態度對待日本,甚至對日方說出你們已經“無牌可打”這樣的賭徒式嘲諷言論。這不僅讓人想起來此前的美烏談判,當時面對毫不講理的美國,烏克蘭不得不做出妥協。
日本也不傻,由于美國的“背刺”,日本如果任由特朗普政府胡來,接下來不排除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的可能。
而對于中國來說,石破茂的這封“親筆信”,我們一方面積極回應,同時也需要保持戒備,謹防日本“反咬一口”。總而言之,對于現在的日本來說,真是到了艱難選擇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