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洋網報道,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已運營19個年頭的大朗汽車客運站,將于2024年年底正式暫停營業。
這是近年來第幾個宣布關停的客車站呢?早已數不清了,但關停的原因基本是一致的:昔日的繁華不再,收不支出。
那么,幾代人記憶里的客運站,真的會消失嗎?河南周口,“周口客運總站”六個大字懸掛在總站大樓上,彰顯著理想的輝煌。
它曾定位為河南規模最大的汽車客運站,占地面積180畝,投資9600萬元。
在規劃中,它的日發送旅客能達到2.1萬人次,但現實卻是冷酷的,乘客數量遠低于預期,直到2023年11月,宣布關閉客運業務。如今的候車大廳,被改造為了籃球場。
命運相似的還有上海長途客運南站,占地800平方米的候車室,被鋪上了羽毛球地板,外面的空地則留給了網球。
偶爾會有人到這里打球,帶來些許熱鬧,但來的人并非乘客,又讓“客運”二字顯得分外尷尬。但尷尬的又何止它們?
2020年7月,武漢新榮客運站實施關閉,部分班線調整至漢口北客運中心;僅僅三年之后,漢口北客運站也宣布關停。
去年9月,傅家坡汽車客運站終止運營,這座承載了40年風霜的建筑物對乘客關上了大門,網友傷感道:
“第一次到武漢落地的地方,終究也成為時代的眼淚?!?/p>
僅是2023年,就有包括??谄嚃|站、杭州汽車南站、成都五桂橋汽車站、南昌市青山客運站等多座大型客車汽車客運站宣布關停。
每當有相關報道登出,總會有許多人表示懷念,但感性的文字抵不過客觀的數據,那一串串數據證明,曾承載過無數人的客運站,正在被時代拋棄。
2012年,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達到頂峰,355.7億人次的數據,讓外國人直呼“不可思議”。但物極必反,在那之后,客運量持續下降。
2022年,這一數據已經跌至35.5億人次,僅為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即便是全國交通樞紐鄭州,位于火車站附近的長途汽車客運中心站,旅客發送量也從過去的10萬,下滑至現在的3萬人左右。
客運站通過發送旅客獲得收益,旅客的減少意味著收益的降低。
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有2800余個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收不抵支是普遍現象,僅有兩成能夠實現盈虧平衡,虧損達到千萬。
在年代劇中,導演總是特意讓畫面呈現“褪色”的狀態,以證明時代的痕跡,現在客運站不需要通過刻意渲染,也逐漸褪色。
客觀來講,汽車客運站的衰落并不難理解,“優勝劣汰”在交通領域同樣適用。近年來,我國的火車、高鐵、飛機等長途客運工具發展迅猛。
相對于汽車,它們更快、更舒服,甚至有些時候更便宜,乘客自然更愿意選擇前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每有一條高鐵建成,這條線上的汽車乘客就會減少1/10。
2019年,成都至宜賓的高鐵開通,兩地的客車就受到沖擊,即便把價格降到比高鐵二等座還低,乘客照樣不買賬。
汽車被“打入冷宮”,只有春節或國慶等特殊期間,乘客買不到高鐵票或火車票,可能才會把目光投向汽車。等到高峰期一過,汽車就又被棄之如履。
而在短途客運方面,私家車正在走進千家萬戶,即便買不起車,滴滴等平臺也促進了出租車的發展,乘客也可以打車。
相對于汽車,私家車或出租車顯然更加方便,不需要到固定的地方等待,尤其是拖著大堆小堆行李的時候,這種優勢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人們對過去汽車的某些不好的印象,例如不按規定時間發車、超載等,也使得能夠毫無心理負擔地選擇拋棄。
在深陷泥潭的時候,客運站倒也沒有擺爛,而是嘗試各種方法來自救。
鄭州汽車客運與滴滴平臺合作開通“站點巴士”線路,使乘客不需要再到車站乘車,只需要在附近停靠點就可以,實現了“就近上車,一票直達”的功能。
“定制客運”甚至可以電話預約,汽車直接在家門口接送,更加便捷。
許昌則開通“校園直通車”線路,每逢節假日,就在院校附近設置??奎c,接送數量龐大的學生群體,效果也很不錯。
除了路線的改變外,汽車客運站本身也可以“升級”,最常見的就是所謂“以商養站、站商融合”。
衛輝汽車總站在設置有負責客運的候車廳和檢票口的同時,也設置了快遞包裹分揀中心,許多沒有乘客的汽車,就被安排運送貨物,實現了高效利用。
鄭州汽車客運總站停運后,并沒有被荒廢,而是搖身一變,化身機動車檢測站,盡可能避免了資源浪費。
有人會覺得,客運站的轉型措施,相當于模仿其他設施的功能,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徹底拋棄“汽車客運站”的老底子,真正融入其他領域。
但從目前的國情來看,讓客運站徹底消失是行不通的,因為汽車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其他交通方式所無法替代的:溝通鄉村和城市。
在廣大農村地區,老人、學生出門,很多人不愿花錢坐私家車,依然習慣坐客車,如果汽車消失,他們的利益必然受損。
事實上,在城市交通發展空間逐漸擁擠的同時,鄉村地區的交通并沒有達到完美的地步,許多地方依然有“出行難”的現象。
而樟樹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在偏遠的鄉鎮設置“1元公交”,讓村里人能夠帶著要到城市售賣的菜,安全而舒適地抵達城市。
盡管這項工程的投入很高,但有效地激發了經濟活力,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
所以,汽車客運可以轉型,但現階段大概不會徹底消失。
信源:
1、青年文摘《中國的客運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2、半月談《收不抵支、供大于需、服務錯配,汽車客運站會消失嗎?》
3、河南日報《汽車客運站能否開啟逆襲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