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主題是“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記者從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以下簡稱“省職防院”)獲悉,近3年廣東省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素養監測結果顯示,教育工作者、醫務人員、新業態從業者、流水線工人職業心理健康水平相對嚴峻,存在職業緊張、焦慮、抑郁等問題。
省職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心理健康被納入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已有部分城市試點推行“心理健康進企業”,部分企業設立EAP(員工援助計劃)并提供心理咨詢熱線。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資源分配不均、基層和企業覆蓋率低、中小微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缺失、心理健康科普力度不足、病恥感和社會歧視仍然廣泛存在。
廣東職業人群約有8500萬人,占全國比例近10%,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民生事項之一。為此,廣東省唯一的職業病防治三甲專科醫院——省職防院計劃在全省組織開展200場次以上的職業人群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實現縣區及重點行業全覆蓋,進一步提升職業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在省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省職防院已會同省精神衛生中心遴選出40名專家作為省級職業人群心理健康宣講團師資,并于4月18日組織包括全省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及技術骨干在內的100余人開展省級師資培訓,示范性打造廣東省職業心理健康宣講“精銳之師”。
接下來,廣東省以“科學普及+精準干預”雙輪驅動,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職業病防治和健康企業建設核心環節,并通過課程精品化、形式創新化和管理閉環化“三化”舉措確保活動實效。此外,廣東省下一步將通過標準化講座、個性化咨詢、數字化平臺等多元路徑,構建全周期職業健康保護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聯合印發的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于2025年8月1日實施。法定職業病由原來的10大類132種職業病調整為12大類135種職業病。其中,職業性創傷后應激障礙被納入職業病目錄,適用于參與突發事件處置的人民警察、醫療衛生人員、消防救援等應急救援人員。至此,我國法定職業病類別與國際勞工組織及世界上多數國家已基本一致。
省職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順應職業病目錄擴圍趨勢,省職防院將堅持醫防融合,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健康危害,把重心從重點職業人群擴展到全職業人群,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來推進職業健康工作。
采寫:南都記者 王詩琪 通訊員 楊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