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商務部官網消息,針對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以關稅豁免利誘他國限制對華貿易,商務部發言人表明中方堅決反對。這一事件背后,隱藏著復雜的國際關系博弈。
近期,特朗普政府對外透露,在后續對外談判中附加特殊條件:他國若配合美國制裁中國,便可獲得美方關稅豁免。此舉動意在拉攏多國,企圖構建圍堵中國的經貿聯盟。美國這種行為,本質是打著“對等”旗號,在經貿領域蠻橫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行徑。美國試圖憑借自身經濟影響力,迫使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將經貿問題過度政治化,嚴重違背國際貿易自由、公平原則。
從美國國內經濟情況看,特朗普政府此舉或因內部經濟困境壓力所致。近年來,美國貿易逆差問題突出,國內部分產業競爭力下滑,就業市場面臨挑戰。美國政府期望借打壓中國,為本國產業創造更多發展空間,緩解國內經濟矛盾。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更多負面效應。例如,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后,美國消費者需承擔更高價格,生活成本上升,國內企業采購成本也隨之增加,影響企業利潤與市場競爭力。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這一霸凌行徑,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明確回應,強調中國絕不接受此類不合理要求。若有國家為一時私利,損害中國利益向美國妥協,中國必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這彰顯中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在國際貿易規則框架內,中國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外部不合理壓力。
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當下,美國拉攏他國圍堵中國的策略面臨諸多現實困境。眾多國家在權衡利弊后,對美國提議持謹慎態度。以英國為例,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近期明確表態,英國應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伙伴關系,而非設置新障礙。她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英國與之切斷接觸是愚蠢之舉,這代表本屆英國政府態度。
中英在經濟領域聯系緊密,合作成果豐碩。中國是英國重要貿易伙伴,在雙邊貿易中,英國眾多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廣闊發展空間,大量英國商品與服務進入中國,為英國創造可觀經濟收益與就業崗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英國市場占有率突破10%,助力英國綠色交通轉型。同時,因英國自歐盟進口汽車零部件關稅成本上升,中國零部件成為維持英國汽車業競爭力關鍵因素。若英國跟隨美國與中國“脫鉤”,其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將遭受沖擊,2030年禁售燃油車計劃推進也將困難重重。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資料圖)
英國拒絕與中國“脫鉤”,反映出國際社會部分國家對中美關系理性態度。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各國意識到合作共贏才是主流趨勢,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難以為繼。美國試圖以關稅豁免為誘餌,拉攏他國圍堵中國,忽視各國經濟利益多元化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現實。多數國家不愿為迎合美國,犧牲自身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利益。
除英國外,國際上其他國家也對美國貿易政策表示不同程度抵觸。一些國家公開表示,國際貿易應遵循公平、自由原則,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背景下,各國更傾向于通過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而非卷入地緣政治紛爭。
英國(資料圖)
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地位重要。中國龐大市場規模、完備產業體系及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意義重大。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態度,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美國以霸凌手段圍堵中國,不僅損害中國利益,也破壞全球經濟秩序與穩定。
展望未來,盡管美國可能繼續推行對華經貿限制政策,但隨著國際社會對中美關系認識加深,以及各國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選擇,美國圍堵中國策略將愈發難以得逞。中國將在堅定維護自身權益同時,持續擴大開放,深化與各國經貿合作,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