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網購平臺上一些打著“天然成分”“手工自制”等標簽的化妝品,受到很多人的青睞,有些甚至還宣稱是“宮廷秘方”。然而所謂“成分安全”的化妝品用起來就一定安全嗎?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區法院判處了一起制售偽劣化妝品的案件,其中被查獲的大量“三無”化妝品不僅重金屬含量超標,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甚至作坊研磨的工具邊上有很多蟑螂在爬,明顯不符合生產的條件和專業的要求。
(4月25日《寧波晚報》11版)
隨著“美麗經濟”的蓬勃發展,化妝品市場日益繁榮。但繁榮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隱患。北京市昌平區法院不久前判處的一起制售偽劣化妝品案件,無疑給那些盲目追求“宮廷秘方”效應的消費者敲響了警鐘。在這起案件中,大量“三無”化妝品被查獲,這些產品不僅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衛生狀況也觸目驚心。更令人震驚的是,作坊內研磨的工具旁竟然有很多蟑螂在爬,如此惡劣的生產環境和衛生條件,如何能生產出安全合格的化妝品?
“宮廷秘方”這一標簽,本應是傳統工藝與秘方的傳承,是歷史與文化的積淀。在某些不法商家的手中,它卻變成了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工具。這些商家利用“宮廷秘方”的神秘感和消費者的好奇心,大肆宣傳其產品的神奇功效,卻對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而不談。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商家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原料,甚至添加有害物質,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
化妝品作為直接接觸人體皮膚的產品,其安全性至關重要。重金屬含量超標不僅可能導致皮膚過敏、色素沉著等問題,長期使用還可能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等造成損害。而衛生條件不達標的生產環境,更是滋生病菌和病毒的溫床,其后果不堪設想。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亟需加強。一方面,要加大對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其生產環境、原料采購、生產過程等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對于違規企業和個人,要依法予以嚴懲,形成有效的震懾。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化妝品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制售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同時,要建立健全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化妝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事件。
別讓“宮廷秘方”成了不法商家斂財的工具,更別讓它在日化品市場上演一幕幕宮斗戲。要把把虛假的“宮廷秘方”打入時代的冷宮里,不能讓所謂的“宮廷秘方”弄花了“市場的臉”“監管的臉”。化妝品市場里所謂的“宮廷秘方”不該是小品里的“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