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徐匯區“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宣傳活動期間,全國首份面向網絡游戲行業的商業秘密保護指引——《徐匯區網絡游戲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發布。該《指引》由徐匯區人民檢察院、徐匯區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徐匯分局、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徐匯區游戲企業版權保護聯盟聯合發布,首次細化游戲行業商業秘密保護范圍,并提出創新性定損方法,致力于破解企業維權中“定性難”“定損難”等痛點,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新思路。
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游戲行業頻遭泄密困擾,如未公開的劇情、玩法、角色建模、技能數值等內容被提前泄露或盜用,如何對游戲商業秘密進行定性、定損已成為游戲行業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指引》明確將未公開研發內容納入保護范疇,涵蓋未公開圖素、設計、形象、數值、地圖、角色名稱、技能特效、動態畫面等細節,為游戲企業提供了更精準的保護依據。針對定損難題,《指引》創新提出可參照研發投入成本、虛擬許可使用費,認定企業因游戲商業秘密被侵害所遭受的損失,為司法實踐提供可操作路徑。
《指引》封面
此外,《指引》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維權程序,建議在發現侵權后采取發律師函、行政舉報、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等常規手段,同時鼓勵企業必要時申請訴前證據保全、訴前行為禁令,以快速阻止侵權行為擴大。該做法在行業內已有可借鑒案例,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此前審理的“全國首例涉游戲未公開角色設計的侵害商業秘密訴前行為保全案”中,原告米哈游公司向法院提起訴前行為保全申請,法院在接到申請后的48小時內即作出裁定,責令被申請人不得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其在參與游戲內測過程中擅自攝錄的游戲內容,避免了侵權行為的進一步實施。
徐匯區游戲企業版權保護聯盟秘書長羅希表示,《指引》的發布是推動行業構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一步,希望通過細化規則與創新機制,助力企業維護合法權益,激發數字文化產業創新活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記者:姚麗敏
編輯:陳海笑
校對: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