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來成中國的特朗普,派了副手萬斯訪問印度,在中美關稅戰相持不下的這個節骨眼上,特朗普這么安排,有何目的?
據最新消息,美國副總統萬斯已經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開啟為期四天的印度訪問之旅。
從美媒發布的消息看,萬斯這趟印度之行,陣勢很大,拖家帶口,還有多位高官陪同。
另外,訪問時間也比較長,安排了4天。
此前萬斯有過三次外訪,目的地分別是法國、德國和格陵蘭島。
這次他踏足印太,正值關稅大戰,中美劍拔弩張之時,萬斯將他的第一次亞洲之旅,放在印度,這絕對不是一次例行的外交活動,明顯是特朗普精心安排的。
特朗普拉攏印度,力爭在關稅戰上,打贏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
本來特朗普想用不斷加碼的關稅,擊倒中國,可是中國一招接一招的反制,讓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根本使不出來力,特朗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由于中國并沒有如他所愿,主動給他打電話,這也讓特朗普陷入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他既想和中國談判,卻又拉不下臉面主動打電話,更不想在這場關稅戰中輸給中國,于是特朗普想用孤立的伎倆來對付中國。
據美媒報道,萬斯在同莫迪會晤中,將重點討論經貿和地緣政治等議題,毫無疑問,這些話題必然少不了夾帶針對中國的私貨。
在特朗普看來,印度能從經貿和地緣政治兩個層面,協助美國針對中國。
先說經貿方面。
這次特朗普挑起關稅戰,看似是在扭轉中美貿易結構不平衡的問題,實則是想讓美國擺脫對中國產供鏈的依賴,要不然特朗普也不會反復提及讓制造業回流美國。
可問題是,美國的人力和環保成本太高,基礎設施又不好,迫于這種壓力,制造基地在海外的美國企業,根本不想回到美國。
所以,外界普遍不看好制造業回流美國的前景,如果達不成這一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是失敗的。
其實特朗普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需要一個備選方案,那就是即便制造業不能回流美國,他也要在中國之外,尋找一條相對穩定的產供鏈,來支撐美國的經濟。
縱觀全球,似乎只有印度有這個可能。或許最讓特朗普看中印度的一點是,這次關稅戰中,印度并沒有反抗,而是選擇向美國妥協。
對特朗普來說,美國有足夠的把握牢牢地拿捏住印度,將印度打造成一個為美國服務的產業鏈基地,并且不怕印度不聽話。
另外,再說說地緣政治層面。
5年前,中印兩國在邊界地區爆發了不愉快事件,盡管這兩年雙方不斷溝通,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中印關系始終還是沒有回到沖突前的水平,兩國之間的明爭暗斗一直沒有停止。
也正是暗流涌動的中印邊界局勢以及僵持的中印關系,讓特朗普看到了拉攏印度,對抗中國的機會和希望。
不出意外的話,萬斯這次訪問印度,多半又會和印度簽署一些安全協議,同時向印度推銷F-35隱身戰機。
當然,特朗普是不會白給印度好處的,他的條件是讓印度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
而印度眼下看似并不想陷入與中國的沖突中。不過莫迪當局也從沒有放棄壓中國一頭的想法。
從這個角度講,只要美國提出抗中,印度很大概率會答應,因為莫迪的野心不止于稱霸印度洋,還想把勢力范圍延伸到太平洋,和中國掰掰手腕、一爭高下。
可以說,萬斯的這次印度之行,總結起來就四個字:聯印制華。
此外,萬斯也有可能是在給特朗普訪問印度探路,畢竟美印之間的很多大事,必須得特朗普和莫迪親自敲定。
對中國來說,美國拉幫結派,用小陣營對付咱們的這一套,我們再熟悉不過了,這已經是老掉牙的伎倆了。
過去中國能完美化解,未來也一樣有能力接招,特朗普指望印度幫忙,想在中國身上占便宜,恐怕是找錯人了。原因很簡單,特朗普本身就不靠譜,再找一個同樣不靠譜的印度合作,其結果可想而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