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當年放棄核武器是自廢武功嗎?
如果當年烏克蘭保留世界第三核武庫,俄烏戰爭還會爆發嗎?
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一夜之間繼承了176枚洲際導彈42架戰略轟炸機和近2000枚核彈頭,成為了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大國。
然而在短短的10年后,烏克蘭卻主動的銷毀了所有的核武器,換來的是俄羅斯、英國、美國承諾保障其安全的《布達佩斯備忘錄》。
如今,俄烏戰爭已經爆發三年多了,這份協議也隨之淪為廢紙,無數人痛心疾首。
如果烏克蘭當初沒有放棄核武器,俄羅斯還敢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嗎?
表面上看烏克蘭做出棄核的選擇是不正確,可他也有自己的不得已。
第一、烏克蘭的核彈看似威猛,其實那是紙老虎。
許多人認為,烏克蘭當年放棄核武是自廢武功,但實際上這些核武器他根本就用不了,因為發射密碼在莫斯科手里。
蘇聯時期,核武器的控制權集中在中央,烏克蘭獨立之后密碼仍然被俄羅斯掌握著。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烏克蘭就像拿著槍,沒子彈只能當燒火棍使。
第二、維護成本壓垮經濟。
1990年代的烏克蘭經濟崩潰,光是核武器的維護費用,每年就占預算的三分之一。
西方趁機開出條件,銷毀核彈就給經濟援助。
最終用1.75億美元賤賣了這些“吞金獸”。
第三、技術體系被壟斷。
核武器的維護需要完整的供應鏈,但是烏克蘭的核工業依賴俄羅斯。
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拒絕提供技術支持,烏克蘭連導彈的燃料那都造不出來
核武器也因此成為了擺設。
所以說,烏克蘭當初是被逼無奈放棄的核武器,而不是某一個領導人腦子一抽做出來的愚蠢決定。
假設烏克蘭硬扛不棄核,真的能夠嚇退俄羅斯嗎?
即使烏克咬著牙保持核武器,現實其實也非常的殘酷。
普京曾經說過,決不允許鄰國擁有核武器。
如果烏克蘭堅持擁核,俄羅斯很可能在2014年就扶持了親俄政權,甚至直接軍事干預根本等不到2022年。
此外,核武器的威力在于威懾,而非實戰。
以烏克蘭的軍力,一旦對俄羅斯使用核彈,必遭俄羅斯數千枚核彈的反擊,結局只能是同歸于盡。
但正如專家所說的那樣,核彈只能嚇唬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大家都有了就等于都沒有。
國際社會集體施壓也讓烏克蘭難以承受。
當年,美俄聯手逼烏克蘭棄核就是怕核擴散。
如果說烏克蘭硬抗將面臨全球制裁,可能被美俄聯手拆除核彈。
所以烏克蘭的核彈即用不起,也不敢用,更不敢用。
俄烏戰爭真正的導火索不是核武器,而是地緣博弈的結果。
俄烏沖突的本質是地緣博弈的結果,具體來說就是北約不斷的東擴觸碰到了俄羅斯的紅線。
俄羅斯將烏克蘭視為與北約的緩沖帶,而烏克蘭在2014年之后,加速的倒向了西方,甚至直接申請加入北約,直接觸犯到了俄羅斯的核心利益。
西方的承諾成為了空頭支票,從而使普京大打出手。
《布達佩斯備忘錄》那是毫無約束力,當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的時候,美國和英國除了譴責毫無作為,這讓烏克蘭徹底淪為了棄子。
當然,即便烏克蘭有核武器,面對俄羅斯常規軍事力量的進攻也是難以抵擋的。
因為烏克蘭的核武器,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烏克蘭的遭遇給小國上了一課,經濟弱國玩不起核武器。
朝鮮能擁有核武器,那是聚過體制加閉關鎖國的結果,而開放的小國若是強行擁有核武器只會被國際社會孤立。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整篇文章吧。
一個國家的安全不能寄希望于他國,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