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村宅基地要合并” 的消息在村里傳得像長了翅膀,東家嘮西家聊,不少農民心里直打鼓。宅基地可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根”,房子建在上面,院子里種著菜,曬谷場堆著糧
,突說要合并,誰能不操心?
其實啊,宅基地合并不是 “瞎折騰”,而是為了讓咱農村土地用得更合理。就拿隔壁老張他們村來說,過去村里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好多老房子沒人住,墻皮脫落、瓦片破碎,院子里雜草長得比人還高,白白占著土地。通過宅基地合并,村里把這些閑置宅基地騰出來,一部分改建成了文化廣場,裝上健身器材,傍晚時大爺大媽們扭秧歌、跳廣場舞,熱鬧得很;另一部分規劃成種植園,引進企業搞特色果蔬種植,村里留守的婦女、老人能去打零工,一個月多賺一兩千塊錢。這一 “變廢為寶”,土地利用率提高了,村子也更有活力了。
宅基地合并對改善咱農村居住環境的好處更是看得見、摸得著。以前,村里宅基地布局那叫一個亂,有的房子東一間西一間,路窄得汽車都進不去;電線像蜘蛛網一樣拉得到處都是,一下雨還容易漏電;垃圾沒地方倒,只能堆在路邊,夏天臭氣熏天、蒼蠅亂飛。現在,經過統一規劃,新蓋的房子整整齊齊,街道寬得能并排走兩輛大卡車;地下埋好了水管、電線,再也不用擔心停水停電;村里還建了垃圾集中處理站,每天有專人清理,環境干凈又衛生。李嬸搬進新規劃區的房子后,笑得合不攏嘴:“以前住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現在這新房敞亮又結實,門口還有小花園,住著比城里樓房還舒坦!”
當然,農民朋友們擔心的問題也實實在在。王大哥就犯愁:“要是合并了,我家現在住的大院子沒了,以后曬糧食、放農具可咋辦?” 還有人擔心補償不到位,辛苦蓋的房子說拆就拆,自己卻吃了虧。其實啊,這些顧慮,政府都想到了。在宅基地合并過程中,明確規定必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合并方案要經過村民大會討論,大家同意了才能實施。關于居住面積,會按照 “一戶一宅” 和當地標準,保證農民居住條件不降低,要是原來住的房子面積大,還能選擇置換同等面積的新房,或者拿到合理的貨幣補償。補償標準也有嚴格規定,會綜合考慮房屋建造成本、土地價值等因素,確保公平合理,每一筆錢都會公開透明,讓大家心里明明白白。
更重要的是,宅基地合并不是 “一刀切” 的強制政策。如果農民朋友對自己的老宅基地有感情,不想合并,完全可以選擇保留。而且,就算選擇合并,也能參與到規劃設計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只要多關注村里的公告,多和村干部溝通,把政策了解清楚,心里就有底了。
如今,不少地方的農村通過宅基地合并,已經大變樣,新樓房拔地而起,產業發展紅紅火火。相信只要咱們積極了解政策、配合工作,未來咱的農村不僅會變得越來越美,咱農民的日子也會像芝麻開花 —— 節節高!
(素材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