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4日訊 記者張維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說,我國專利法自1985年實施以來,已經走過40年非凡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專利事業發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順利完成專利法新一輪修改,實現相關法律制度與時俱進。包括建立高標準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等。同時,完成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代理條例、專利審查指南等配套修改,使得我國專利法律法規更加健全。
專利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75.6萬件,是全世界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專利保護越來越嚴格,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我國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5個月。在全國批準建設125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設立80多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累計幫助挽回經濟損失超過380億元。
轉化運用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專利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2024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61.3萬次,同比增長29.9%。
專利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我國成功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推動《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和《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成功締結。
(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