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代表齊聚杭州,臺代表呼吁大陸零關稅,稱島內民眾會感念善意,國臺辦主任宋濤送上三句話。
據新華社消息,日前,臺灣地區與大陸代表齊聚杭州,共同舉辦了一場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而在這次會議當中,島內代表提出的一個計劃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會上,島內代表呼吁大陸實行零關稅政策。客觀來講,這個想法可謂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近段時間,受到特朗普貿易戰的影響,島內的經濟也開始低迷。如果大陸實行零關稅,顯然對島內的經濟而言是個好消息。
要知道,島內的農產品和制造業產品依靠著零關稅政策,貿易成本將直線下降,短時間內就能搶占市場。隨著價格競爭力的上升,就會吸引大量大陸消費者購買的欲望,那島內產品的火爆程度就可以預見。
而零關稅除了可以迅速拉升島內經濟之外,同時也能夠讓兩岸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雙方的產業可以迅速融合,資源也會更好的互補,雙雙聯合能夠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除此之外,雙方可以把貿易當做根基,促進雙方民眾的文化交流,從而為兩岸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雖說島內代表的意見有可取之處,但是所要面臨的挑戰也有很多。一旦島內的農產品大量涌入市場,勢必會對大陸的農產品行業造成沖擊。屆時不但會造成大陸農戶的利潤空間被擠壓,更容易引起農產品滯銷。而農產品具有特殊性,一旦滯銷就意味著農戶將可能血本無歸,極大地威脅大陸農村經濟的穩定。
而在制造業方面,島內在芯片領域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份優勢與美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美國加緊制裁的步伐,未來島內制造業很可能受到沖擊。而目前正是大陸企業崛起的階段,這個時候島內企業橫沖直撞的“闖進來”,直接會導致大陸企業受到擠壓,這也直接阻斷了大陸制造業自主創新和升級的步伐。
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時候,賴清德政府為表“忠心”,將臺積電的利益拱手相讓。一旦大陸同意零關稅政策,很有可能會被島內部分勢力當成政治籌碼,“吃飯砸鍋”的事“臺獨分子”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目前看來,島內代表提出的零關稅政策還不是時機,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是需要先打好“基礎”。在此次會議上,國臺辦主任宋濤也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回應。首先兩岸要堅持“一中原則”,這是雙方能夠交流合作的重要底線。
其次,雙方想要加深合作,重點在于臺灣地區的內部環境,只有“臺獨”勢力被控制,雙方才能夠進一步合作。
最后,大陸也不會無條件地施舍,島內想要一邊享受經濟紅利,一邊縱容“臺獨”,大陸是不可能接受的。
總而言之,一切的基礎都來源于民生,而兩岸統一是最大的民生,臺灣與大陸本就是一體,應該以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