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派系眾多,在這么多將領中,只有黃埔軍校出身的才是老蔣的嫡系心腹。但嫡系心腹和心腹愛將之間,也有不小的差距。
被老蔣親口稱為“常勝將軍”的將領,在國民黨內只有胡璉一個。而胡璉之所以能成為“常勝將軍”,和他打仗的風格分不開。
戴之奇的末路
在山東戰場上,國民黨在面對粟裕時損兵折將,老蔣對此十分生氣?;旧蠂顸h的將領,只要和粟裕打一次,就難逃戰死或被俘的命運。
如果實力實在強悍的,能和粟裕打上幾個來回,就足夠驕傲一段時間了。
為什么山東戰場的國軍將領中,大家認為黃百韜兵團的戰斗力最高,就是因為他能和粟裕打個有來有回,甚至還能讓粟裕略下一籌。
除了黃百韜之外,粟裕在山東戰場的另一個敵人,恐怕就是讓毛主席都稱贊的胡璉了。
粟裕第一次和胡璉對上的時候,毛主席還專門發了電報,讓他小心胡璉,對方是個奸詐狡猾的人。
毛主席曾說,胡璉“狡如狐,猛如虎”,這個評價確實很高。而在國民黨中,老蔣也稱贊胡璉為常勝將軍,在山東戰場上頗為倚重他。
老蔣真的想捧一個人的時候,那真是會不遺余力地捧。就像西北的胡宗南,軍事能力真的有那么高嗎,也沒有吧,但老蔣就是讓他執掌西北那么多年。
甚至在黃埔學生中,胡宗南也是第一個被授予中將加上將的人。這個中將加上將是老蔣獨創的軍銜,相當于準上將。
胡璉能成為老蔣口中的“常勝將軍”,和他打仗的方法有很大關系。他和粟裕的幾次交鋒中,就是因為這種方法,他才能逃出生天。
胡璉不喜歡打沒準備的仗,但國民黨的情報系統又很差,所以胡璉不得不在打仗的時候小心謹慎。
他是個非常狡猾的人,在宿北戰役的時候,胡璉和戴之奇是一路。本來兩人是一路,兩支部隊之間應該互幫互助,胡璉和戴之奇也該相互照應。
但胡璉不,他在前進的時候并沒有按照計劃全速前進,而是一路上小心謹慎,瞻前顧后,這讓戴之奇看不起他,覺得他膽小。
胡璉對此毫不在意,反而放任戴之奇全速前進。最后的結果就是,戴之奇碰上了埋伏的華野,被包圍后等不到援軍,最終葬送了性命。
而當時胡璉離他非常近,總部也一直給他發消息讓他救戴之奇。但胡璉很謹慎,他先觀察了我軍的進攻,判斷自己不敵,所以拒絕支援。
后來上級下命令了,胡璉不得不派出兩個旅裝裝樣子。戴之奇給他打電話,他先給戴之奇訴苦,說自己不是不救他,而是損失慘重救不了他。
最終,戴之奇自知逃跑無望,選擇以死為國民黨盡忠。
屢次逃生
放棄了戴之奇,雖然老蔣在事后罵了他一頓,但他可沒覺得自己做錯了。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來說,誰的命都沒有他自己的重要。
而且戴之奇之前三番兩次看不起他,他覺得對方這是活該。但同時,他也察覺到了這次的對手不同尋常。
雖然他對粟裕有警惕心,但到底還是輕視我軍,認為我軍打個戴之奇還行,想打他簡直是無稽之談。
1947年7月,胡璉按照上級指示占領南麻之后,一場針對華野的陰謀開始了。他們想要吸引華野主力部隊,讓華野進攻南麻,然后他們來一個左右夾擊。
粟裕不想放棄這個機會,只要我軍能在敵人援軍到來之前拿下南麻,就可以解決胡璉這個難纏的對手。
于是粟裕調集大軍,決心要全殲整編第11師。第11師可是國民黨王牌主力,和整編第74師的地位不相上下,殲滅他們對國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胡璉認為自己有強勁的防御工事,一定不會被輕易攻破的。但真正見識到我軍戰斗力之后,他之前的囂張狂妄仿佛都是笑話。
戰斗一開始就進行得非常激烈,胡璉引以為傲的防御工事,在我軍面前是那么不堪一擊。
哪怕他擁有更先進的裝備和更強大的火力,但在我軍的全力進攻下,也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眼看我軍已經將外層防御清除完畢,接下來就是攻打南麻城,將胡璉送上張靈甫的結局了。而胡璉也已經瀕臨絕望,甚至都開始帶著司令部求神拜佛。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我軍馬上要拿下南麻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而且這場雨下了足足七天七夜。
而就是這場大雨救了胡璉,大雨帶來了泥石流,讓重炮無法拉上前線。雨水浸濕了炸藥包,更是讓我軍無法繼續攻城,胡璉因此逃出生天。
黃維步后塵
最后一次從粟裕手上逃出生天,是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春鹨酆I原本沒參加,但老蔣還是將他從老家接了回來,空投到了戰場上。
老蔣的本意,是想讓胡璉能改變黃維兵團的命運。畢竟他可是自己欽點的“常勝將軍”,就應該有反敗為勝的能力。
但老蔣卻沒想過,要是胡璉自己沒能力怎么辦?
面對被圍困的黃維兵團,除了抓緊時間突圍之外,他沒有其他的辦法。有人說突圍誰不會啊,黃維自己也會突圍??!
但黃維就是因為把握不準突圍時間,才陷入了這樣的絕路。
胡璉來了之后,也想過辦法,想要打破我軍的封鎖,但最后還是無能為力。那他就只能突圍,于是他制定了計劃,分成三路突圍。
胡璉和副官一路,黃維一路,吳紹周自己走一路。當時他們有兩輛坦克,胡璉和黃維一人一輛,吳紹周是沒有坦克坐的。
胡璉多聰明啊,兩輛坦克一新一舊,他直接和黃維說:“學長,您是司令,您來乘坐這輛新的坦克,我帶人去坐舊的?!?/strong>
黃維還在那傻樂呢,覺得這個學弟真的太上道了,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胡璉的算計,都是胡璉為了自己逃走。
新坦克性能并不穩定,而且沒有經過檢修很容易出問題。但舊坦克就不一樣了,舊坦克都是經過檢修的,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
而他為什么要和黃維分開呢?因為他知道黃維是老好人的性格。如果在逃跑的路上,有人哀求黃維帶自己走,黃維一定能帶就盡量帶上了。
但這在胡璉看來是在浪費時間,他走在路上,要是有人敢攔他的車,他直接讓人開槍,絲毫不在意士兵的生命。
而且他很狡猾,他選擇往我軍的方向走,讓我軍誤認為這是被繳獲的坦克。最終,他成功逃出生天,黃維和吳紹周一個被俘,一個投降。
胡璉是“常勝將軍”這句話,是南麻戰役我軍退走之后,老蔣親自說的。因為我軍主動退了,老蔣將此視為胡璉的勝利。
黃百韜對此非常不服,認為胡璉就是運氣好,要不然早就是粟裕的手下敗將了。
事實證明,胡璉能次次逃生并不是他運氣好,而是他足夠狡詐。別人在前面打的時候,他躲在一邊觀察情況,確定能勝利才上。
雖然這讓他的戰績看起來很好看,但他的合作者往往成了犧牲品。
參考資料
粟裕與胡璉的戰場爭鋒,華小勇,2016年01月28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勝利實現華東戰區第一個轉折的標志,2024年10月04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