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帶電作業技術中心首次采用小飛人帶電作業工法,成功更換750千伏輸電線路合成絕緣子。張子墨攝
4月18日,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帶電作業技術中心首次采用小飛人帶電作業工法,成功更換750千伏輸電線路合成絕緣子。張子墨攝
4月18日,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帶電作業技術中心首次采用小飛人帶電作業工法,成功更換750千伏輸電線路合成絕緣子。張子墨攝
4月18日,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境內,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帶電作業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首次采用小飛人帶電作業工法,成功更換750千伏輸電線路合成絕緣子,為保障電力能源外送通道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實踐范例。
此次作業創新采用激光點云技術進行桿塔、導線三維掃描和實景建模,提前規劃最優作業路徑。作業前,作業人員在培訓線路反復進行1:1的模擬演練,持續優化作業流程。作業中,電力員工采用無人機將兩根絕緣繩索掛設在地線上,等電位人員乘坐電動升降裝置抵達60米高空進入強電場,地電位人員同步沿著腳釘登塔至橫擔作業位置。人員到達高空作業位置后,地面電工配合將絕緣拉棒、液壓絲杠、卡具、后背保護繩等起吊至高空作業點,由等電位、地電位人員配合完成組裝。
“同以往的帶電作業相比,這次帶電作業面臨作業時間長、工器具種類多、更換設備重量大等挑戰,在安全防護方面和作業人員進入等電位方式的選擇及人員體能上要求都更為嚴格。”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現場工作負責人介紹。
750千伏河白一線起于金昌市河西堡鎮河西變電站,止于白銀市平川區白銀變電站,線路全長310.10千米,屬于750千伏甘肅河西電網加強工程,線路投運后進一步強化了河西地區的網架結構,為跨區輸電通道提供支撐,為甘肅利用周邊省份的直流通道輸送新能源創造條件。據悉,750千伏河白一線當前每天輸送電量約2374萬度,采取帶電檢修作業,可有效減少停電時間5小時以上,增加輸送電量495萬度。(易明星、張文龍)
來源: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