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高齡
36公斤體重
重度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
心臟僅有常人2/3大小
血管“薄如蟬翼”
如何突破高齡、極低體重心臟手術難題
創造生命奇跡?
信陽市人民醫院手術團隊面臨嚴峻考驗
閥門”變窄, 七旬老人遭遇“心頭”大患
70歲的汪阿姨,體重只有36kg,近日因持續胸悶、氣短前往信陽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就診。經檢查發現,汪阿姨患有墜積性肺炎、心力衰竭,并伴有胸腔積液。更為嚴重的是,其心臟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伴關閉不全,左心室也明顯擴張。呼吸內科與心臟大血管外科會診后,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主動脈瓣是心臟的“閥門”,若不及時手術,將引發不可逆的循環衰竭,直接危及生命!
面對復雜瓣膜病變,患者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準備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其體重僅相當于小學生,且身患多種基礎病、身體虛弱、血管脆弱,主動脈瓣鈣化情況也十分嚴重,使得手術風險遠超年輕人。
2小時生命奇跡, 手術臺上演“刀尖芭蕾”
張琭主任帶領團隊迎難而上,經多學科會診和反復研討手術預案,最終決定采用“傳統開胸主動脈瓣置換術+左室流出道肥厚梗阻肌束疏通”復合術,應對這場高難度挑戰。
手術每一步都如同在懸崖上行走,在錯綜復雜的病變結構中,團隊精準定位隱藏的鈣化灶,成功清除鈣化瓣膜組織。張琭主任在僅有硬幣大小的操作空間里,精準縫合植入僅19mm的人工瓣膜,切除了左室流出道肌肉束。經食道超聲檢查確認,瓣膜啟閉功能恢復正常。
麻醉科周一鳴團隊通過容量控制與腦保護措施,降低心臟停跳損傷;超聲科劉元君團隊運用三維食道超聲實時導航,動態評估瓣膜功能;手術室王雪萍團隊設計“懸浮式體位管理”方案,避免患者軀體受壓。各科室緊密協作,為手術的安全精準實施及術后快速康復提供了有力保障。
團隊成功克服組織脆弱、心功能差、循環耐受性差等多重難關,僅用時兩小時便完成手術,刷新了醫院高齡低體重危重心臟瓣膜病患者的救治紀錄,也為終末期心臟瓣膜病患者帶來了“心”的生機。
張琭主任表示:“36公斤絕非手術禁區,這場突破需要專業實力和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是現代醫學對衰老極限的一次挑戰——當36公斤的生命‘邂逅’30克的人工瓣膜,我們以0.1毫米的精度,為患者與家屬贏得了寶貴的十年相伴時光。”
目前,汪阿姨各項指標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通訊員 吳瓊 裴雅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